[發明專利]超高功率變壓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8533.5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28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潘正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30 | 分類號: | H01F27/30;H01F27/28;H01F27/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為;李宇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高 功率 變壓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變壓器結構的改進,特別是指一種運用在大瓦特數(3000瓦以上)所使用的超高功率變壓器。
背景技術
由于近年來高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在微電子相關技術制程的領域中更是日新月異,所以電子相關產品已深入于每個家庭及各行各業中,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傳統用以驅動液晶顯示器(LCD)內部背光模塊燈管的變壓器,該變壓器具有一線圈座,其上具有初級線區及次級線區,其兩端設有多數個端子用于連接繞組之導線及焊接至電路板。由于科技不斷的進步,再加上對液晶顯示器顯示高亮度的需求下,有些業者已將液晶顯示器內部背光模塊所使用的燈管數增加,相對所使用的變壓器數也會增加,如此一來,不但造成液晶顯示器體積變大,相對重量也變重。因此,有些業者會利用單一一個變壓器驅動多支燈管,若是利用上述所提之變壓器來驅動多燈管時,變壓器的電壓必需提升以配合其高功率的輸出;因此,利用單一一個變壓器以驅動多支燈管時,初級線圈及次級線圈均纏繞在同一繞線架上,使初級線圈的纏繞區域受限制,因此若依變壓器的需求而增加電壓輸出時,初級線區及次級線區上的繞線圈數必需變大,而導致該變壓器的厚度進而增加,相對增加其整體體積。
其次,負載功率增加時,初級線圈部分會產生明顯的的溫升問題,因而可能會造成變壓器過熱的現象。若將一次側繞線圈的線徑加粗,可稍解決溫升的問題,但卻增加了線圈的厚度,使得變壓器的厚度更為增加;此外,在上述常見的變壓器中,如需考量纏繞在同一繞線架上的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的安規隔離問題,則在高壓繞組的耐壓上難度較高,對于變壓器的零件制造與成本方面均有較為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一直是業者所急迫有待尋求解決的方案以及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功率變壓器,是藉由多數個薄銅片體相互疊合,且極腳分別位于不同位置上,以取代漆包線絞合而成的線圈,以達到節省空間以及渦流損失的功效。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功率變壓器,是藉由多數個薄銅片體相互疊合,以達到變壓器可運用在大瓦特數(3000瓦以上)使用的功效。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功率變壓器,是藉由多數個薄銅片體相互疊合,以達到組裝可以更省時、省工序的功效。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高功率變壓器,是藉由一基座設置有一穿孔,以達到快速散熱的功效。
為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超高功率變壓器,包括有:一基座、多數個片體以及多數個阻隔體;該基座更包括有:一主芯部、多數個開槽以及多數個側翼部。該主芯部為一多邊形形狀,二邊連接處形成一第一頂角,此一第一頂角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徑的圓弧形狀,所述主芯部更具有一穿孔,此一穿孔貫穿前述主芯部。多數個開槽一一與頂角相對應。多數個側翼部一一與該主芯部的邊相對應,且此一側翼部與主芯部的邊相距有一間距,所述側翼部鄰靠該開槽處具有一第二頂角,此一第二頂角具有一第二曲率半徑的圓弧形狀。每一片體具有一開孔以及一導槽,所述開孔是容置前述主芯部,此一導槽位于開孔的一側,且對應前述開槽,前述導槽二側分別具有一極腳。多數個阻隔體,此一阻隔體為環形結構,且具有一通孔,前述通孔是容置前述主芯部,所述阻隔體恰位于二前述片體間。其中,多數個片體是以相互交錯疊合位于前述主芯部上,使得每一開槽上對應有至少一導槽。
為便于對本發明超高功率變壓器其它特點及結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茲藉一實施例詳述于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超高功率變壓器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超高功率變壓器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組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發明超高功率變壓器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及組合示意圖。本發明的超高功率變壓器,包括有:一基座1、多數個片體2以及多數個阻隔體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53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