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8387.6 | 申請日: | 2012-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40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發明(設計)人: | 劉開義;方炎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C04B11/26 | 分類號: | C04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強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化學 石膏 生產 建筑 石膏粉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膏生產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化學副產石膏的主要特點是含有一定比例的物理附著水。經濟有效烘干附著水是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技術關鍵。現行主要生產工藝方法有以下3種:
方法1:使用高溫熱煙直接加熱生產建筑石膏粉,如采用高溫熱煙加熱的旋轉轉子的錘式快速烘干機直接生產,俗稱“一步法”。
方法2:使用高溫熱煙發生裝置為烘干裝置供熱先烘干化學副產石膏原料,再使用另一個供熱裝置為炒粉裝置供熱完成石膏粉炒制,俗稱“二步法”。
方法3:使用熱煙發生裝置為烘干裝置和炒粉裝置同時供熱生產建筑石膏粉。
現行工藝技術存在以下主要缺點:
A、3種工藝方法分別存在的缺點是:方法1生產的建筑石膏粉質量不穩定,產品性能指標調節范圍窄;方法2需要設置中間緩沖儲存調節系統才能保證產品質量,系統復雜龐大;方法3炒粉部分高溫煙氣管路容易燒損。
B、3種工藝方法共同最大缺點是煙氣排放量大,能耗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熱煙加熱的生產設備,受限于經濟型生產設備安全使用溫度(通常為700℃左右),因此,應將熱煙氣溫度控制在700℃左右。為了控制熱煙氣的溫度,現有的方法均是向加熱爐中提供足夠多的過量風,過量風系數一般需要大于4,導致在進行烘干與炒粉生產后,實際尾煙氣排放量相對于理論燃燒煙氣排放量高1.5-2.5倍,導致熱損失高達20-25%;過量煙氣部分,不僅使生產系統電耗增加20%以上,還導致烘干、炒粉后,對煙氣進行除塵時,除塵環保設備投入增加30%以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熱利用效率的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設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方法,采用同一加熱設備同時提供熱煙氣和導熱油,熱煙氣通入除濕烘干裝置中對含濕化學副產石膏原料進行除濕烘干,除濕烘干后的粉料經除濕烘干裝置的出口進入炒粉裝置內,導熱油通入炒粉裝置的炒粉換熱管內對除濕烘干后的粉料進行脫水炒制而生成建筑石膏粉熟料。
進一步的是,所述化學副產石膏原料的重量為T,該化學副產石膏原料的物理附著水含量為8~20%T;加熱設備內產生的熱煙與熱油的總熱量為Q,所述熱煙的熱量為30~50%Q,熱油的熱量為50~70%Q。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化學副產石膏原料的重量為T,該化學副產石膏原料的物理附著水含量為10~15%T;加熱設備內產生的熱煙與熱油的總熱量為Q,所述熱煙的熱量為35~45%Q,熱油的熱量為55~65%Q。
化學副產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粉的設備,包括加熱設備、除濕烘干裝置、炒粉裝置以及除塵裝置,加熱設備上設置有助燃鼓風入口與熱煙出口,除濕烘干裝置的入口與加熱設備的熱煙出口相通,除濕烘干裝置的出口與炒粉裝置的內腔以及除塵裝置的內腔相通,所述加熱設備上還設置有導熱油進口與導熱油出口,在加熱設備內腔中設置有連通導熱油進口與導熱油出口的加熱設備換熱管,在炒粉裝置上設置有熱油進口與熱油出口,在炒粉裝置內腔設置有連通熱油進口與熱油出口的炒粉換熱管,所述導熱油出口與熱油進口相通。
進一步的是,在加熱設備上設置有非助燃二次配風口。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除塵裝置設置在炒粉裝置頂部,炒粉裝置的內腔與除塵裝置的內腔相通;在除塵裝置上設置有煙氣入口與煙氣出口,所述除濕烘干裝置的出口通過管道與煙氣入口相通。
進一步的是,在炒粉裝置下部設置有與炒粉裝置內腔相通的壓力空氣入口。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除濕烘干裝置采用旋轉轉子的錘式除濕烘干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同一加熱設備同時提供熱煙氣和導熱油,使得熱煙氣分配一定比例熱量,導熱油分配一定比例熱量,與現有技術中的三種工藝方法相比,加熱設備內只需要通入1.5至2.5倍的過量風系數,可減少熱煙尾氣排放量1-2倍;同時還能降低尾煙氣的排放溫度,從而提高熱利用率10-15%,降低生產系統電耗20-30%;另外在對尾煙氣進行除塵時,還能減少除塵環保設備的投入,尤其適合在化學石膏生產建筑石膏的設備上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83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