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GPU協助的液晶波前校正器的過渡灰度級驅動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7938.7 | 申請日: | 2012-0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6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宣麗;穆全全;彭增輝;胡立發;曹召良;胡紅斌;劉永剛;姚麗雙;李大禹;夏明亮;楊程亮;魯興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長春菁華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33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gpu 協助 液晶 校正 過渡 灰度 驅動 方法 | ||
1.GPU協助的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響應速度的過渡灰度級驅動方法,其特征是:
將液晶波前校正器1λ的位相調制量擴展到1.2λ~1.6λ,λ代表中心校正波長;將位相調制量線性劃分為M個灰度級,即1、2、3、……K、……、M,灰度級均為整數。灰度級1稱為g1,對應最高位相,其數值在1.2λ~1.6λ之間,灰度級K稱為gK,對應位相1λ,灰度級M為最大灰度級稱為gM,對應位相0,灰度級[K,M]區間對應1λ的位相調制量。
確定液晶波前校正器的響應時間Tr:在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所有像素上施加最大灰度級gM,待其響應完成后再變換到最小灰度級g1,位相調制量從0不斷增加到1.2λ~1.6λ之間的最高位相,測得液晶波前校正器的回落響應曲線;從響應曲線上截取前1λ位相調制量所對應的灰度級區間、即從gM到gK的回落時間作為液晶波前校正器的響應時間Tr。
測量過渡灰度級T的方法:在液晶波前校正器的所有像素上施加初始灰度級m,共同的目標灰度級為k,m和k為灰度級[K,M]區間任意兩個灰度級;以響應時間Tr為限定條件,選擇過渡灰度級T,滿足|T-m|>|k-m|,同時在gT(m,k)的過壓驅動下,使液晶波前校正器在Tr時間內從gm響應到gk所對應的位相位置,即刻施加gk使位相穩定在gk所對應的位相位置;繼續以響應時間Tr為限定條件,對應灰度級[M,K]區間所有初始灰度級、和與這些初始灰度級組合的目標灰度級,測得(M-K+1)×(M-K+1)個過渡灰度級gT(m,k),使灰度級[M,K]區間所有灰度級間的響應時間都一致化地縮短為Tr,將這些gT(m,k)值排列起來建立起(M-K+1)×(M-K+1)的過渡灰度級矩陣GT:
其中對角線上的矩陣元是灰度級自身,表明相同灰度級之間沒有過渡灰度級,gT(M,M-1)代表從初始灰度級M變換到目標灰度級M-1的過渡灰度級;每一行初始灰度級不變目標灰度級逐一降低,每一列目標灰度級不變初始灰度級逐一降低。
將測得的過渡灰度級矩陣GT的數據按行順序一行一行地讀入圖形處理器GPU中,形成長度為(M-K+1)2的一維向量GT(i),i為[1,(M-K+1)2]區間內的整數,即i=1、2、3......(M-K+1)2,i與任意一對屬于[M,K]區間內的初始灰度級m和目標灰度級k的關系為:i=(M-m)(M-K+1)+(M-k+1)。利用i值,即可在一維向量GT(i)中查找到過渡灰度級gT(m,k)。
液晶波前校正器上N×N個像素都有其相應的過渡灰度級,N是[1,2000]中的任意整數,N×N個過渡灰度級的集合構成過渡灰度圖GT(j),j為像素的序號,j=1、2、3......N2。
液晶波前校正器的過渡灰度級驅動過程為:依據已知的初始灰度圖Gm(j)和目標灰度圖Gk(j),GPU在存儲的過渡灰度級矩陣GT中查找出每個像素上的過渡灰度級,得出過渡灰度圖GT(j),然后將GT(j)傳輸到計算機內存中;計算機立刻給液晶波前校正器發送過渡灰度圖GT(j),信號傳輸時間為ts,且有ts<Tr;當過渡灰度圖GT(j)的施加時間達到Tr-ts時,再給液晶波前校正器發送目標灰度圖Gk(j),經過ts時間Gk(j)信號傳輸完成,液晶波前校正器上N×N個像素都同時達到各自的目標位相,然后在目標灰度圖Gk(j)使波前位相穩定,完成一次“過渡灰度圖→Tr時間延遲→目標灰度圖”的周期驅動程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GPU協助的提高液晶波前校正器響應速度的過渡灰度級驅動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了GTX480型號的GPU。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93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