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旋壓縮機密封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631.7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25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光;孫克原;陳卓;陳銀;陳朝曦;陳佩民;孟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肯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9/00 | 分類號: | F04C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6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旋 壓縮機 密封條 | ||
技術領域
本技術涉及渦旋壓縮機的密封條。
背景技術
渦旋壓縮機屬于現有技術,其包括運動渦旋盤(動渦卷),固定渦旋盤(靜渦卷),機體,防自轉環,偏心軸等零部件。動渦卷和靜渦卷兩者外形完全相同,渦線呈漸開線形狀,安裝時兩者中心線距離一個回轉半徑,相位差180°。靜渦卷固定在機體上,渦旋線外側設有排氣孔。動渦卷由偏心軸帶動,使之繞靜渦卷的軸線擺動。為了防止動渦卷的自轉,結構中設置了防自轉環。動渦卷和靜渦卷互相插在一起,形成了數個月牙形的氣腔(壓縮腔),這些氣腔就相當于活塞式壓縮機的氣缸,氣體就是在這里被壓縮的。月牙形的小氣缸逐漸變小并向靜渦卷中心移動,氣體被壓縮并移動至靜渦卷的中心。在這個中心位置處氣體完成了壓縮過程并與排氣孔相聯,最終全部排出渦卷。
對于無油渦旋壓縮機來說,參見圖1、2,動渦卷1、靜渦卷2和密封條3構成渦旋壓縮機的壓縮腔5。密封條3也是與渦卷相應的漸開線形狀。在動渦卷端面11和靜渦卷端面21上各開有一個凹槽4,兩根密封條分別嵌入凹槽4內。通過密封條側面31與凹槽側面的密封接觸(密封處)、密封條上端面32與動渦卷的內底面12(或靜渦卷的內底面22)的密封接觸(密封處),把不同的月牙形的氣腔5分隔,防止氣體從靠近渦卷中心處的高壓氣腔(例如氣腔51)向相鄰的(遠離渦卷中心處的)的低壓氣腔(例如氣腔52)泄漏,換句話說,就是防止氣體沿徑向從氣腔的一側漏向另一側。
現有的密封條在漸開線的基圓軸線方向上的高度H沿著漸開線由外向內是相等的,在基圓徑向方向上的寬度B沿著漸開線由外向內也是相等的,也可以說沿著漸開線由外向內密封條的各截面是一個大小相等的矩形。密封條在基圓軸線方向的上端面32和下端面33均是與基圓軸線相垂直的平面。這導致如下問題:1、由于高度H相等,沿著漸開線由外向內密封條上端面32與動(靜)渦卷的內底面之間的密封程度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越是靠近渦卷中心處氣腔內壓力越大,所以靠近渦卷中心的密封處相對于遠離渦卷中心的密封處的泄漏越大,渦卷壓縮機排出的氣體壓力難于提高。2、渦卷的中心位置處排出氣體時壓力較大,該壓力作用在密封條的內端面34上,使得密封條沿著漸開線被壓縮,造成密封條沿寬度方向膨脹使得其寬度變大,嚴重時,寬度變大的密封條會把凹槽的側壁41擠壞,造成凹槽側壁崩裂。3、密封條在工作時,溫度一般在100-200℃作用,加上其承受的壓力較大(可以達到3MPa),密封條會因擠壓而變形,加上密封條材料的物理性能會改變,耐磨性降低,磨損嚴重,導致密封失效。
另外,由于密封條的工作環境的要求,制成密封條的材料要求耐高溫、耐磨、潤滑性好、熱膨脹系數小。但是,現有密封條顯然不能滿足要求。渦旋壓縮機在壓縮過程中密封條磨合面在高溫的環境中逐漸受到磨損,密封處的間隙逐漸增大,出現泄漏,導致壓縮機工作效率變低甚至失效。目前,渦旋壓縮機的使用壽命僅能達到1000-1500小時,需要定期維修。特別是在潛艇或者一些不方便維修的地方需要提供使用壽命更長的空氣壓縮機。
發明內容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內端面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且變形小、不會把凹槽擠壞、密封性更好的渦旋壓縮機密封條。
本渦旋壓縮機的密封條,呈漸開線形狀,密封條在漸開線的基圓軸線方向上的高度,沿著漸開線由外向內逐漸增大。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由于密封條越靠近渦卷中心,高度越大,所以在密封條內端面處的高度最大。因此,排出氣體的壓力作用在密封條的內端面上的壓強較小,密封條沿著漸開線被壓縮的程度減小,密封條沿寬度方向膨脹程度也較小,所以密封條不會把凹槽的側壁擠壞,造成凹槽側壁崩裂。另外,密封條高度由外向內逐漸增大,所以越靠近渦卷中心的密封處(密封條上端面與動、靜渦卷的內底面之間的密封處)的密封性會更好,高壓氣體泄漏的可能性越小,渦卷壓縮機排出的氣體壓力能夠提高。
上述的密封條,密封條在基圓徑向方向上的寬度是相等的。
上述的密封條,密封條的截面呈矩形。密封條在基圓軸線方向的一個端面是與基圓軸線相垂直的平面。
為了使得密封條強度高、熱膨脹系數小、磨耗率小,使用壽命長,上述的密封條,以下述制備方法制得:把組分聚苯并咪唑、聚醚醚酮、炭纖維、二硫化鉬混合后,熱壓成型;混合時各組份的重量份為:聚苯并咪唑20-30,聚醚醚酮40-50,炭纖維5-10,二硫化鉬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肯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肯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6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TCD檢測裝置及其運行方法
- 下一篇:兒童防夾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