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蒼術培育過程中的植株復壯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7291.8 | 申請日: | 2012-0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發明(設計)人: | 王炳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炳利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廣州天河互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鮑子玉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蒼術 培育 過程 中的 植株 復壯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材種植領域,具體涉及蒼術培育過程中的植株復壯方法。
背景技術
蒼術屬于菊科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作為蒼術藥材入藥,是一味常用中藥,需求量大,主產于我國西北、東北及華北地區,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和明目的功效,主治脘腹脹滿、泄瀉、水腫、風濕痹痛、風寒感冒等?,F代藥理研究表明,蒼術對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及神經系統的多種病癥均具有治療作用。另外,蒼術還被廣泛用于獸藥及動物飼料添加劑,可預防動物多種流行病、提高動物食欲、增加睡眠等良性作用,上述這些因素致使蒼術用量大增。
我國蒼術商品主要來源于東北、西北及華北地區的野生資源,傳統中藥材道地產區為江蘇省茅山。隨著蒼術需求量的逐年上升,原主產地甘、陜、晉、冀四省,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由于連年超采,已經資源枯竭,上世紀80~90年代資源開發轉移到東北地區,到現在經過20年的采集利用,同樣使該地區資源嚴重下降。目前,蒼術的道地產區江蘇茅山鎮年產量不足50噸,已無商品可供。另據文獻報道,有性繁殖通常是自然條件下蒼術個體數目正常增加的唯一途徑。然而,蒼術為蟲媒植物,行異花授粉,兩性花和單性花異株,且單性花均為雌花,由于現存野生種群內個體數量稀少,座果率很低,這也成為蒼術野生資源出現瀕危的原因之一。因此,人為破壞因素和蒼術自身的繁育特點,導致了野生資源量已難以滿足人們的正常用藥需求。與此同時,采挖野生蒼術帶來的環境破壞問題,已被部分地區高度重視,內蒙古、黑龍江等省區地已出臺政策禁止采挖野生蒼術。由此,蒼術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顯著,亟待開展野生變家種栽培生產來解決。
目前,采用人工種植的方法來解決蒼術藥材的供應不足。蒼術的人工培育主要有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但目前,蒼術的人工栽培技術尚未成熟,屬于野生變家種的初步試驗階段,公認的蒼術栽培技術在蒼術栽培一段時間后會出現物種退化現象,造成蒼術產量較低、質量較差。蒼術在夏天氣溫較高的時候會發生倒苗,隨后氣溫降低又會繼續生長,然而,倒苗后又生長的蒼術,其抗蟲害、抗病、抗旱澇能力嚴重下降,造成蒼術生產的不穩定和退化,從而產量和質量較低,產出的蒼術有效成分含量低,不符合《國家藥典》的要求,目前國內尚無很好的技術對這一缺點予以克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提高蒼術產量、質量的蒼術植株復壯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蒼術培育地里若有蒼術植株發生倒苗現象,則將此塊蒼術培育地里的所
有蒼術植株移栽到一塊未經種植過蒼術的新地里進行培育。
所述蒼術植株復壯方法隔四代實施一次。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對培育過程中有發生倒苗的蒼術植株以及此塊培育地里的其他蒼術植株進行二次栽培以進行復壯,解決了目前蒼術培育過程中的生物退化現象,提高了其抗蟲害、抗病、抗旱澇能力,提高了蒼術的產量,每畝產量平均高于未復壯的蒼術197.99%,且生產出的蒼術有效成分含量較高,其中蒼術素平均含量為0.465%,高于《中國藥典》規定的0.3%,而未經復壯過的蒼術植株產出的蒼術的蒼術素平均含0.283%,另外,復壯后的蒼術植株產出的蒼術粗多糖、粗纖維平均含量均高于未經復壯的蒼術。
(2)經復壯過的蒼術產量較穩定。
(3)此復壯方法較簡便,實施起來比較容易,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了國內至今無法解決的蒼術培育中的生物退化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法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在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蒼術培育過程中會發生生物退化現象,造成蒼術產量減少,質量較低。
蒼術在氣溫較高的時候會發生倒苗現象,隨著氣溫降低又繼續生長,此后生長的蒼術,抗病蟲、抗旱澇等能力較低,產量也較低且不穩定,本發明是以蒼術植株發生倒苗為時機對蒼術進行復壯,以解決其生物退化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蒼術培育地里若有蒼術植株發
生倒苗現象,則將此塊蒼術培育地里的所有蒼術植株移栽到一塊未經種植過蒼術的新地里進行培育。所述蒼術植株復壯方法隔四代實施一次,以防止蒼術發生連作障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炳利,未經王炳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2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吸收性物品
- 下一篇:一種尋找和確定喇叭固有頻率的方法及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