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活性炭及氣固流化床光催化法再生活性炭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245.8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73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萍;彭盤英;任建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韓朝暉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活性炭 流化床 光催化 再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性炭及其再生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改性活性炭,以及氣固流化床光催化再生活性炭的方法,利用氣固流化床裝置對吸附飽和的活性炭進行光催化再生。
背景技術
活性炭再生是指對于吸附飽和后失去活性的活性炭用物理、化學或生物化學等方法,將所吸附的物質除去,恢復其活性(吸附性能)的工藝過程。如何高效再生吸附飽和的活性炭以達到經濟合理利用,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目前,應用最多、工業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是熱再生,其原理是將濕炭用高溫氣體慢慢干燥,在加熱過程中,被吸附的有機物按其性質不同,通過水蒸氣蒸餾、解吸或熱分解這些過程,以解吸、炭化、氧化的形式從活性炭的基質上消除。但熱再生也有明顯的缺陷,其一再生過程中炭損失較大,一般在5%~10%,再生炭機械強度下降;其二熱析出的污染物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另一種較常用的方法為溶劑萃取再生法,該方法是用酸、堿等無機藥品,苯、丙酮、甲醇等有機溶劑處理廢炭,對吸附質進行化學反應、萃取或替換,以此來造成吸附質的強離子化形成鹽類或因萃取作用而達到吸附質的解吸。該方法通常用于有價值產品的回收,是一種非破壞性的再生過程。但是溶劑萃取再生過程中,有些化學溶劑會腐蝕活性炭表面,破壞活性炭的細孔結構,降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機械強度。因此,為達到一定的吸附要求,再次使用時需補充一定數量的新炭。除了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生物再生法,氧化分解再生法等等活性炭再生方法。不過現有方法大多存在再生過程中活性炭的損失較大,炭表面化學結構發生改變,再生過程存在二次污染以及所需設備較為復雜,不易小型化等諸多問題。
光催化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環境友好的催化技術,本發明旨在將光催化技術應用到活性炭及其再生方法中去,產生一種改性活性炭及其全新的再生方法—光催化再生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性活性炭及其氣固流化床光催化法對其進行再生的方法,通過負載光催化劑對活性炭進行改性,可利用光催化反應分解污染物,利用氣流加速污染物的遷移,達到再生活性炭的目的。本發明的改性活性炭是一種適宜的新型吸附劑,其再生方法能夠減少活性炭的損失,防止活性炭機械強度下降,簡化再生所需設備,無二次污染,是一種環境友好的活性炭再生技術。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改性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上負載S-TiO2光催化劑。
所述的S-TiO2光催化劑中,以S-TiO2計,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0.5~1.30%。
所述的改性的活性炭中,以改性活性炭計,?S-TiO2負載量為5~15%?wt。
本發明在活性炭上負載S-TiO2光催化劑,其目的第一是為催化劑提供一種載體,避免其流失;第二是加強光催化劑與活性炭的結合,利用活性炭的某些性能,使它能對光催化反應起促進作用。
本發明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S-TiO2光催化劑,采用浸漬法將光催化劑負載到活性炭上,所述的改性活性炭由以下方法制備:以鈦的無機鹽或醇鹽為TiO2前驅體,以硫脲為硫源,通過水解制備無機水合金屬氧化物S-TiO2的溶膠,加入或不加PEG,與活性炭混合后,攪拌或超聲混合均勻,進行浸漬處理,再對經浸漬處理的活性炭進行干燥和鍛燒,得到光催化劑改性的活性炭。
所述的鈦無機鹽或醇鹽選自四氯化鈦、四異丙醇鈦、鈦酸四丁酯等。
所述的S-TiO2溶膠中優選加入PEG后與活性炭混合進行浸漬處理。
所述的鍛燒是指在程序控溫爐中350~450℃煅燒1~3h。
改性后的活性炭可以用作吸附劑來使用,吸附飽和后可將活性炭放入光催化反應器中進行氣固流化床光催化法再生,經過再生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得到再生。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氣固流化床光催化法再生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炭使用前先對其進行改性,將光催化劑S-TiO2負載在活性炭上;將吸附飽和后的活性炭在氣固流化床內形成流化狀態,照射紫外線,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質發生光催化反應,直至完成活性炭再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師范大學,未經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2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氟化涂料和用其制作的底片
- 下一篇:投影儀以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