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178.X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03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峰;葛芳芳;李艷玲;戴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3C14/06 | 分類號: | C23C14/06;C23C14/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劉誠午 |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i 納米 復合 硬質 涂層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硬質涂層及其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運用氣相沉積技術,將硬質涂層施加于刀具的表面,刀具如燒結碳化物硬質合金、高速工具鋼、陶瓷等,已被證明可以顯著提高刀具的壽命,并能有效改善工件的切削質量,硬質涂層特別適合施加于合金刀具,用于提高合金刀具的壽命和改善工件的切削質量。這些硬質涂層最典型的代表是鈦基二元及多元氮化物,如氮化鈦(TiN)、碳氮化鈦(TiCN)、鈦鋁氮(TiAlN)、鈦硅氮(TiSiN)、鈦鋁碳氮(TiAlCN)、鈦鋁硅氮(TiAlSiN)等。其它的硬質涂層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鋁(Al2O3)、氮化鉻(CrN)、鋁鈦氮(AlTiN)、鋁鉻氮(AlCrN)等。針對具體的應用場合,這些硬質涂層可以以單層、多層、疊層、多相復合等多種方式在刀具上加以使用。
通常情況下,沉積上述涂層的刀具在切削過程中與工件之間的摩擦系數比較大(通常大于0.5,甚至大于1)。在切削的過程中,過大的摩擦系數會導致切削區溫度高、刀具磨損快、工件切削表面質量不高。在切削鈦合金、鎳合金等難加工合金時,這一缺點更為明顯,并且還有較嚴重的粘刀現象,甚至導致切削困難或加工速度很低。
論文“超硬涂層和納米復合涂層”(作者S.Veprek等,2005年發表在Thin?Solid?Films期刊,第476卷,第1~29頁)公開了一種V1-xSixN涂層,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方法制備,Si的含量x為0~0.13,該V1-xSixN涂層的硬度在20~57GPa的范圍內。由于PECVD的制備采用SiH4和VCl4為原料,氯原子和氫原子在高溫下進入基體材料,容易造成基體晶間腐蝕,使刀具變脆,同時該涂層中的氫原子與沉積涂層的其他原子之間形成弱氫鍵,使涂層變脆,導致涂層的摩擦系數變大。此外,PECVD采用有毒的氣體為原料,增加了環境污染的可能性,存在著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的制備方法,其可操作性強、可控性好、易于實施。
一種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基體清洗;
(2)沉積涂層:在真空室中,將Si靶安裝在中頻陰極上,V靶安裝在直流陰極上,Si靶和V靶到基體的距離均為5cm~10cm,Si靶和V靶通過擋板與基體隔離,先通入Ar氣,進行預濺射,再通入N2氣,通過調節Si靶的功率和V靶的功率,在350℃~600℃和0.3Pa~1.0Pa條件下,對基體濺射沉積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得到V-Si-N納米復合硬質涂層;
所述的Si靶的功率密度為0.5~2.5W/cm2,V靶的功率密度為2.5~6.5W/cm2,所述的基體的偏壓為-30V~-70V。
步驟(1)中,所述的基體清洗可采用本領域常用的基體清洗方法。
為了取得本發明更好的效果,以下作為本發明的優選:
步驟(1)中,所述的基體清洗包括以下步驟:
先將基體放入Borer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T1401的洗滌劑中在60~70℃的溫度下超聲清洗3~10分鐘,然后放入Borer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T1233的洗滌劑中在50~60℃的溫度下超聲清洗3~10分鐘,再在45~55℃的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0.5~3分鐘,最后將清洗后的基體放入95~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烤3~10分鐘,烘干后放入真空室中的可旋轉基體架上;
或者,先將基體放入丙酮中在60~70℃的溫度下超聲清洗3~10分鐘,然后放入乙醇中在50~60℃的溫度下超聲清洗3~10分鐘,再在45~55℃的去離子水中超聲清洗0.5~3分鐘,最后將清洗后的基體放入95~105℃的真空干燥箱中烘烤3~10分鐘,烘干后放入真空室中的可旋轉基體架上。
步驟(1)還包括:在基體沉積涂層之前,采用高壓N2氣對基體進行清洗,以清洗掉基體表面有可能附著的氣體或微塵顆粒,保持基體足夠的清潔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17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