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7145.5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5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榮恩;毛振賓;唐光武;吳志明;張志凌;李銀聚;黨占華;趙方方;周山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天納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K36/9068;A61P31/04;A61K33/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孫詩雨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細菌 性疾病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禽細菌性疾病是養(yǎng)禽生產(chǎn)中危害較大,感染嚴重的疾病之一,由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壞死性腸炎、腸毒綜合癥、禽霍亂引發(fā)。臨床表現(xiàn):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臍帶炎、下痢,個別雞表現(xiàn)腫頭、關節(jié)炎等癥狀。本病極易與雞球蟲、雞慢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鼻炎發(fā)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復雜化,防治工作增加難度,從而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它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野菊花10~15、黃連5~10、黃芩8~10、黃柏8~10、柴胡10~15、梔子10~12、金蕎麥根20~25、穿心蓮25~30、牛蒡子8~10、白頭翁25~30、艾葉30~35。
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優(yōu)選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野菊花12~14、黃連6~8、黃芩8~10、黃柏8~10、柴胡12~14、梔子10~12、金蕎麥根22~24、穿心蓮26~28、牛蒡子8~10、白頭翁26~28、艾葉32~34。
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最優(yōu)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制成:野菊花13、黃連7、黃芩9、黃柏9、柴胡13、梔子11、金蕎麥根23、穿心蓮27、牛蒡子9、白頭翁27、艾葉33。
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它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shù)的輔料:甘草20~25、石膏15~20、干姜10~15、黨參20~22。
用于禽細菌性疾病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可以按照傳統(tǒng)方法熬制,也可以按照如下步驟:
a、將各成分按重量稱取,分別采用超微粉碎和細胞壁破壁技術,進行初步處理,超微粉是粉碎粒度95%達到粒徑在5~10UM,所用機械沖擊式粉碎機、氣流式粉碎機、球磨式粉碎機;
b、將a步處理好的各成分分別進行水提取,首先浸泡1-2小時,用水量以浸沒原材料為準,再用熱回流提取5-8小時,之后進行過濾,取濾液濃縮至原浸出液的1/100,變成流浸膏狀;
c、再次分別對水提取過的藥渣再進行2次低溫醇沉提取,首先在藥渣里加入3-5倍體積比的80%乙醇進行低溫醇沉12-24小時,然后再加入3-5倍體積比的95%乙醇進行低溫醇沉12-24小時,過濾去殘渣,濾液進行減壓回收乙醇;
d、合并步驟b、c所制備出的兩種提取液,用純水稀釋至處方量的1g/ml,加入防腐劑和抗氧化劑混勻后滅菌,4℃保存?zhèn)溆谩?/p>
每100克兌水600kg自由飲用;或每100克拌料300kg連用3-5天。也可根據(jù)病情酌情增減或遵醫(yī)囑。
野菊花含可廣泛用于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黃連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黃芩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柏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功效。柴胡是清虛熱中藥,用于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瘧疾。梔子歸經(jīng):心經(jīng);肝經(jīng);肺經(jīng);胃經(jīng);三焦經(jīng),清熱涼血藥,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痛;濕熱黃疳;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金蕎麥根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祛風除濕瘡毒;蛇蟲咬傷。主肺癰;肺熱咳喘;咽喉腫痛;痢疾;風濕痹證;跌打損傷;癰腫癌。穿心蓮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主治細菌性痢疾、尿路感染、急性扁桃體炎、腸炎、咽喉炎、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等,外用可治療瘡癤腫毒、外傷感染等。牛蒡子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白頭翁味苦,性寒;歸胃、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艾葉主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胎動不安;心腹冷痛;泄瀉久痢;霍亂轉筋;帶下;濕疹;疥癬;痔瘡;癰瘍。甘草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陳皮氣香,味辛、苦。理氣開胃?燥濕化痰,治脾胃病。石膏有解熱作用。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jīng)。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天納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河南天納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1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用于堿脫脂生產(chǎn)線的油水分離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三維骨折復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