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鎖模油缸裝置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7116.9 | 申請日: | 2012-0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6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發明(設計)人: | 劉賢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15B15/20 | 分類號: | 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國釗;李德魁 |
地址: | 528313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鎖模油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壓鎖模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鎖模油缸裝置。
背景技術
鎖模油缸裝置,是立式二板擠壓成型機的一種提供高壓鎖模的機構。如圖1所示,在對模具6進行高壓鎖模時,其動梁1和定梁2裝夾在模具6兩側,拉桿3的一端貫穿定梁2與鎖模油缸5鎖附在一起,拉桿3的另一端貫穿動梁1與抱合螺母4螺紋連接在一起,一旦向鎖模油缸5中注入高壓油后可使得拉桿3的一端向定梁2的外側移動,進而拉動動梁1向定梁2靠近,達到緊緊鎖住模具6的目的。
如圖2所示,鎖模油缸5主要包括缸筒52、通過螺釘連接在缸筒52前端的前端蓋51、套裝在拉桿3上的活塞桿53、通過螺釘與活塞桿53連接的活塞54、以及連接在拉桿3尾端的主螺母55、以及通過螺釘連接在缸筒52后端的連接罩56。
如圖3和5所示,現有的鎖模油缸5的缸筒52和活塞54之間、以及活塞桿53和前端蓋51之間的密封都是采用常見的油缸結構,即是在活塞54的外圓周壁上開設有多個環形凹槽,在環形槽中安裝常規的導向環和密封圈:
其中,在活塞54靠近上端面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第一導向環71,在活塞54靠近下端面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第二導向環74,在活塞桿53靠近下端面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第三導向環78,第一導向環71、第二導向環74、以及第三導向環78的橫截面都是矩形;第一導向環71、第二導向環74、以及第三導向環78都安裝在對應的一個U形凹槽中,單個U形凹槽對于這三個導向環的約束力有限,因而它們凸出于其外圓周壁的厚度不能太厚,否則在它們在相對于前端蓋51和缸筒52運動時,容易脫落而損壞。因此,第一導向環71、第二導向環74、以及第三導向環78受其常規結構的束縛,凸出于其外圓周壁的厚度小,也就意味著活塞桿53的外圓周壁與上端蓋51的內圓周壁之間的間距、以及活塞54的外圓周壁與缸筒52的內圓周壁之間的間距很小,大概在0.3-0.5毫米;
其中,在活塞54的外圓周壁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密封圈73,該第一密封圈73是常規的單向組合密封圈;
其中,在活塞桿53的外圓周壁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密封圈77,該第二密封圈77也是常規的單向組合密封圈。
如圖1和2所示,在動梁1和定梁2擠壓模具6過程中,定梁2受力會產生圖中虛線所示方向的微小彎曲,進而帶動鎖模油缸5的前端蓋51、缸筒52、以及連接罩56一起偏轉,然而活塞桿53、活塞54、主螺母55是固定在拉桿3上的不會隨定梁2一起偏轉,將會導致活塞54與缸筒52之間形成夾角,現有的油缸結構由于活塞54與缸筒52之間、活塞桿53與前端蓋51之間的間隙小,往往會將鎖模油缸的密封破壞,更嚴重的是當定梁變形較大時,活塞54與缸筒52之間的間隙將不復存在,從而將缸筒52內壁拉傷,造成鎖模油缸失效。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性更好且缸筒不易被拉傷的新型鎖模油缸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鎖模油缸裝置,包括活塞桿、以及與該活塞桿連接在一起的活塞;在所述活塞靠近上下兩端面的外圓周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導向環和第二導向環,在所述活塞的外圓周壁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活塞桿靠近下端面的外圓周壁上設置有第三導向環,在所述活塞桿的外圓周壁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導向環、第二導向環、以及第三導向環的橫截面都呈凹字形。
所述鎖模油缸裝置中,所述第一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上端面的距離為4-10毫米,所述第二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下端面的距離為4-10毫米,所述第三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桿下端面的距離為4-10毫米。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上端面的距離為5-8毫米,所述第二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下端面的距離為5-8毫米,所述第三導向環距離所述活塞桿下端面的距離為5-8毫米。
所述鎖模油缸裝置中,所述第一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6-1.5毫米,所述第二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6-1.5毫米,所述第三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桿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6-1.5毫米。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8-1.0毫米,所述第二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8-1.0毫米,所述第三導向環凸出于所述活塞桿外圓周壁的厚度為0.8-1.0毫米。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為雙向組合密封圈。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為帶擋圈的U形密封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1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閉式回轉系統及包含該閉式回轉系統的工程機械
- 下一篇:新型泵出水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