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小于衍射極限距離的光學成像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115.4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86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蓋宏偉;石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2 | 分類號: | G01B11/02;G01N15/10;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 地址: | 22100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小于 衍射 極限 距離 光學 成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高分辨率顯微成像的方法,特別是一種測量小于衍射極限距離的光學成像方法。
背景技術:
????遠場光學成像的分辨率受衍射極限限制,在可見光范圍內難以測量小于200nm的距離。提高光學影像的分辨率一直是遠場光學顯微成像的研究目標之一。能夠突破衍射極限的遠場光學成像方法被稱為遠場納米顯微技術。與近場掃描光學顯微鏡相比,遠場方法避免了實體探針對樣品的干擾,可以實現無損檢測及活細胞檢測。
????已經報道的單分子遠場納米成像的技術有如下三種:①利用熒光分子漂白時間的差異,分別確定檢測區內各分子的位置,可以實現8nm?的分辨率;②光激活定位顯微術(PALM)?法利用某些熒光分子經光激活后在檢測波長下發出熒光的性質,交替施加激活光和檢測光,大體控制分子發射熒光的順序;③超分辨隨機光重建顯微鏡(STORM)?以紅、綠兩種激光,可控、可逆地開關Cy3/Cy5?染料對中的Cy5?熒光,實現20-30nm?的成像分辨率。眾所周知,多波長的同時成像(即多色成像)在視覺效果、信息通量等方面均優于單波長成像。與發射單一波長熒光(簡稱:單色)的單分子納米成像原理相似,若能從時序上或空間上分別定位發射不同波長熒光(簡稱:多色)的分子,則可以實現多色單分子間小于衍射極限距離的測量。Nie利用單通道彩色CCD?和雙色熒光微球證實了這一方法的可行性,但是該方法的靈敏度尚有待提高,目前做不到單個納米顆粒和單個分子的水平。??
????現有超分辨顯微成像方法,大多儀器復雜,成本高,應用范圍有限,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分析。單分子和單個納米粒子水平上的多色超分辨成像尚未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量小于衍射極限距離的光學成像方法,解決單分子和單個粒子水平上不能實現多色超分辨成像的問題,填補技術空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以顯微鏡為成像平臺,以成像檢測器為記錄儀,以有閃爍現象的衍射極限距離內的發光個體為測量對象,以光柵為識別手段,測量10-200納米距離內的發射不同波長的發光個體之間的距離;光柵對有閃爍現象的不同發光波長的發光個體進行光譜識別,分別超分辨定位;
所述發光個體是熒光分子,量子點,銀簇,碳點,發光納米顆粒;
所述的光柵是透射光柵、反射光柵;
所述發光波長在可見光范圍內即300-800納米;
基于光柵分光的超分辨定位,具體實施方案為:
(1)、構建標尺:選用發射波長不同的紅色與綠色量子點(QD)熒光標記物,分別與兩條互補的單鏈DNA連接,形成“單鏈DNA-量子點(ssDNA-QD)”交聯物;將兩種顏色的“單鏈DNA-量子點”交聯物混勻,雜交,形成“紅色量子點-DNA-綠色量子點(QDred-DNA-QDgreen)”復合物;DNA長度、量子點半徑已知,該標尺長度已知;
????(2)、成像裝置:?在成像檢測器前放置透射光柵,利用透射光柵分光原理,實現不同發射波長的熒光標記物的光譜成像;成像檢測器安置在顯微鏡上;
????(3)、超分辨定位:用成像裝置連續拍攝“紅色量子點-DNA-綠色量子點”樣品,當圖片中只有一個一級條紋時,表明此時只有一種顏色的量子點發光,則其零級光斑可用于此發光量子點的超分辨定位;同樣,當只出現另一條一級條紋時,另一種量子點亦可超分辨定位;這樣即可分別定位兩種量子點中心;
????(4)、漂移的校正:在進行分析的圖片上選取一單色發光點作為參考點,該參考點中心隨時間的變化即為平臺漂移,根據不同幀圖片中心的移動軌跡來校正光學平臺的漂移;然后計算量子點間的距離;
(5)、定位準確性:按照上述1-5步,測量三種不同長度DNA間的不同顏色量子點的距離;用三種不同距離與三種不同堿基對作圖,線性回歸計算堿基對的距離,考量定位的準確性;所述的三種不同長度分別為15個堿基對15bp;或者為30個堿基對30bp,或者為45個堿基對45b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師范大學,未經徐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1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舶柴油機軸功率監測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利用附加光源的光學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