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脛距跟關節融合外側解剖鎖定鋼板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7106.5 | 申請日: | 2012-0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發明(設計)人: | 張弛;施忠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
主分類號: | A61B17/80 | 分類號: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2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關節 融合 外側 解剖 鎖定 鋼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解剖鎖定鋼板,尤其涉及一種脛距跟關節融合外側解剖鎖定鋼板。?
背景技術
脛距關節和距下關節作為踝-后足復合體的重要組成結構,承擔維持下肢負重、行走以及保持正常的足踝部活動度的功能。踝關節或者后足的創傷、發育障礙以及慢性肌腱功能障礙等疾病都可能引起繼發性脛距關節和距下關節病變,引起嚴重的疼痛,畸形以及行走功能障礙,對于保守治療無法獲得滿意療效的患者,手術治療可較好的緩解疼痛,恢復功能。盡管也有學者提出采用脛距關節置換和距下關節融合手術結合治療該疾病,但其手術操作復雜,遠期療效不確切,而采用脛距跟關節融合術療效確切,能夠恢復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目前仍是終末期脛距關節合并距下關節病變患者手術方式治療的金標準,近100年來該術歷經發展成熟,各種器械如螺釘、外固定支架、角鋼板等都被用來作為固定工具使用,但其或手術操作繁瑣困難或無法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使用逐漸受到限制,目前常用的內固定器械包括逆行交鎖髓內釘以及鎖定鋼板等,尤其是鎖定鋼板能夠提供最佳的固定強度,手術操作也較為簡捷,受到臨床醫師的青睞。?
采用外側入路經外踝截骨行脛距跟關節融合術相對于其他手術方式其優勢在于:1,踝關節外側入路無重要的神經血管結構,并且可提供脛距關節和距下關節良好的暴露;2,結合腓骨遠端截骨腓骨遠端松質骨可作為植骨來源,降低了取自體骨移植的必要性;3,結合鋼板固定可以明顯簡化手術操作步驟,縮短手術時間。?
但傳統的一些鋼板并不是專門為脛距跟關節融合術所設計,因此不符合脛骨-距骨-跟骨外側的解剖形態,占據較大的空間,手術當中需要予以預彎,同時固定的螺釘孔設計也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要。?
隨著螺旋CT掃描及三維重建影像及相應的影像測量軟件技術的發展,脛骨遠端以及距骨和跟骨外側的的骨骼表面形態已能夠得到清晰的顯示。?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更加符合脛距跟關節外側形態的適用于融合手術的鎖定鋼板。?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的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技術中缺乏適合于脛距跟關節融合術的鎖定鋼板。?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脛距跟關節融合外側解剖鎖定鋼板,包括板狀的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和跟骨固定部,所述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和跟骨固定部依次連接,所述距骨固定部和跟骨固定部沿脛骨固定部的寬度方向依次彎曲呈弧形,所述跟骨固定部和脛骨固定部之間呈125~135度的角,所述距骨固定部的長度為2.5~3cm,所述跟骨固定部的長度為4~5cm,所述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和跟骨固定部上至少設有一個鋼釘固定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和跟骨固定部為一體結構。?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跟骨固定部之間依次呈22.5~27.5度的角。?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脛骨固定部的長度為8~10cm。?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脛骨固定部的形狀為直板形。?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跟骨固定部與所述脛骨固定部所在平面之間呈4~5度的角。?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跟骨固定部的形狀為直板形,所述距骨固定部彎折呈4~5度的角。?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跟骨固定部的長度與寬度的比為2.5~3:2~2.5。?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脛骨固定部的寬度與長度的比為2~2.5:3~3.5。?
在本發明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所述固定孔的孔軸不與所述脛骨固定部、距骨固定部或跟骨固定部所在平面的法線平行。?
本發明的脛距跟關節融合外側解剖鎖定鋼板更加符合脛距跟關節外側解剖形態,貼合脛骨遠端,距骨和跟骨外側骨骼表面,并且螺釘孔的空間排布更合理,使用起來更為簡便,固定強度也更為堅固,具有手術操作便捷,固定強度可靠,降低局部軟組織張力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各部分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在人踝部位置固定時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具體闡釋。?
通過X線攝片和CT對脛骨遠端—距骨—跟骨外側解剖形態的測量結果及國外其他學者研究的相關數據,可以得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未經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1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