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列管式對流接觸裝置及管式對流接觸器有效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7051.8 | 申請日: | 2012-01-1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3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立猛;陳姚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列管 對流 接觸 裝置 接觸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接觸與分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列管式對流接觸裝置及管式對流接觸器。
背景技術
靜態(tài)混合器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發(fā)展的一種先進混合器,不僅應用于混合過程,而且可以應用于與混合-傳遞有關的過程,包括氣/氣混合、液/液萃取、氣/液反應、強化傳熱及液/液反應等過程。因此靜態(tài)混合器廣泛應用于塑料、化工、醫(yī)藥、礦冶、食品、日化、農(nóng)藥、電纜、石油、造紙、化纖、生物、環(huán)保等多個行業(yè)。由于該產(chǎn)品耗能低、投資省、效果好、見效快,為用戶帶來了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
靜態(tài)混合器的混合過程是由一系列安裝在空心管道中的不同規(guī)格的混合單元進行的。由于混合單元的作用,可以使流體時而左旋,時而右轉(zhuǎn)旋,在混合過程中,不僅將中心流體推向周邊,而且將周邊流體推向中心,從而形成良好的混合效果。
日本專利公報(專利申請公告?昭52-17264)公開了一種“混合器”,其中記載了:“在圖1及圖2中,普通的圓柱形的空心管10是將流體成分A和B在管內(nèi)流動,并完全混合的導管。流體成分A、B從上游端12引入,成為流體成分A、B完全混合后的均勻流體16從下游端14排出。在導管10中,依次設置了一系列多個彎曲的單元片20,21,……30。各單元片是用與導管10內(nèi)徑幾乎相等的寬度(不一定是必須條件),長度為寬度的1.25倍至幾倍的薄板制成的。將該薄板扭曲,其上游端及下游端分別幾乎成為直線,兩者相互構成了某個角度。這個角度,如同亞美尼愛茨等的眾所周知的事例中詳細敘述,可以在約60°-120°之間選擇。這些單元片,如圖2所示,相鄰排列的單元片每一對的前面單元片的后端32和后續(xù)的單元片的前端34,按下列所示要求排列:僅僅相隔了預先設定的距離D,并且,同樣地,如下所述,僅僅錯開了預先設定的角度α(參考第3圖)。在圖3中,分別用1、2表示后端32的上下端,分別用3、4表示前端34對應的兩端,那么角度α就構成了圓弧1-4的角度。后端32和前端34之間形成了中間腔36。各單元片相對于相鄰的單元片,分別按相反方向扭轉(zhuǎn),經(jīng)過單元片流動的流體的旋轉(zhuǎn)方向經(jīng)每一個單元片而發(fā)生反轉(zhuǎn)。”、“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混合作用效果,在前端34將中間腔36的流體的旋流捕獲、分開時,必須沿著與上游側的單元片后端32將流體分開的直線相垂直的直線,將旋流進行分開(參考第1圖、第2圖及第3圖)。因此,這種場合,角度α,從90°開始僅僅以流體離開后端32后到達前端34之間,在中間腔36內(nèi)旋轉(zhuǎn)的角度來錯開的。在按本發(fā)明的任意裝置中,為了找出該角度α,必須首先確定運轉(zhuǎn)本裝置時的特定雷諾數(shù)。隨后,如上所述,確定特性流體旋流節(jié)距曲線。按照第6圖的原則,選定依次排列的單元片的特定間距,決定下游側的單元片的前端位置,該前端處于旋流節(jié)距曲線上的哪個位置。該位置,假如處于曲線上的波腹點,則流體,離開上游側的元件片的后端之后旋轉(zhuǎn)了90°,因此,角度α成為180°。而且,假如到達了交點位置,角度α就變成了90°。即下游側的單元片的前端位置,從交點開始向下游方向移動1個節(jié)距,經(jīng)過波腹點到達下一個交點之間的角度α從90°變化到180°,進而再變化到90°。”、“為了制造具有任意特性雷諾數(shù)的混合器,例如第4圖所示,可以組件裝配來得到。將各彎曲的單元片、即混合板分別先裝入到各個短管中,將右旋的單元片20裝入到管子38中,將左旋單元片21裝入到管子40中。單元片依次排列的每對間的間距,由插入到管子38和40之間的管子42的長度來確定。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預先確定間距后,決定管子42的長度,按第4圖所示的順序,將管子38、42和40裝配固定。同樣地,預先確定了角度α后,各管子38、40、42相對地繞軸線旋轉(zhuǎn),獲得所要求的角度α之后,將管子38、40保持在該位置,將所有零件固定。按照管子38、40、42的材質(zhì),采用釬焊、焊接、粘結、塑料固定、夾具、及其他方法,將各管子固定。”由此可以看出,影響該混合器使用效果的參數(shù)較多,需要確定角度α,知道相關的雷諾數(shù),還需選定依次排列的單元片的特定間距,因此制作該混合器的要求較高;為了制作制造具有任意特性雷諾數(shù)的混合器,采用組件裝配來得到,這種方式較為復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051.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