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煙氣導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7013.2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31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姚立猛;陳姚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8 | 分類號: | B01D53/1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堅剛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導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大氣環保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工業爐窯的廢氣脫硫除塵裝置的煙氣導入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爐窯的燃燒產物對大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影響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例如工業爐窯燃料中的硫在大氣中形成酸雨,造成了農業的減產,工業爐窯排出的有害微小粉塵影響人類的健康,污染環境。因此,世界各國對各種工業爐窯的排放限制越來越嚴格,都制訂了工業爐窯排放標準。
沖天爐是鑄造企業傳統的設備,用于鑄鐵的熔化而進行澆注;其原理是利用焦炭燃燒產生的熱量熔化金屬鐵;由于維護和運行成本低,同時存在化學增碳的過程,到目前為止,沖天爐仍在廣泛使用。但沖天爐排出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害的顆粒粉塵和含硫的氧化物氣體,嚴重影響了鑄造廠附加居民的生活環境。一直以來,沖天爐的脫硫除塵是鑄造廠環境治理的重點項目,許多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開發沖天爐的脫硫除塵技術。
目前用于沖天爐脫硫除塵的裝置中的水幕除塵裝置,是在沖天爐的上方設置一個水噴頭,利用高壓將液態水橫向噴出形成水幕,沖天爐的高溫爐氣(煙氣)穿過水幕時,較大的顆粒與水幕碰撞吸水而與水混合,隨水流入排污池,爐氣中部分氣態的硫的氧化物被水吸收成為硫酸或亞硫酸而從爐氣中分離出去;由于水膜的厚度小,這類除塵裝置僅能除去大顆粒,沖天爐煙氣中的微顆粒和大部分硫氧化物氣體仍然排入大氣中,同時,形成水膜的高壓需要大的能源消耗,運行成本較高。這種水幕除塵裝置中還需要設置相應的煙氣導入裝置,煙氣導入裝置通常會采用安裝一個阻擋帽的形式,阻擋帽在使用中有兩個作用,一是對上升的煙氣進行阻擋并使其從阻擋帽與殼體之間的通道導入到殼體內腔中的噴淋區,二是可以對從上方落下的液態水進行阻擋,不但防止液態水落入爐體或煙道中,而且可以使液態水在沿阻擋帽的上表面流下時形成水幕而與煙氣進行全面接觸。該種結構煙氣導入裝置的缺點時在液態水大量下落時容易對煙氣造成憋氣,導致大量煙氣從投料口或設備的其它地方溢出,污染空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工業爐窯的脫硫除塵裝置中的結構簡單、可靠,使用時不會對煙氣造成憋氣的煙氣導入裝置。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基本技術方案是:一種煙氣導入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進煙筒、內筒、第一阻擋帽和第二阻擋帽。進煙筒、內筒、第一阻擋帽和第二阻擋帽均為鋼制一體件。第二阻擋帽通過相應的連接件設置在內筒上方中央將內筒的上端口遮住,且在第二阻擋帽與內筒之間設有第二煙氣通道。內筒從上方向下穿過第一阻擋帽中部,且與第一阻擋帽密閉固定連接。第一阻擋帽通過相應的連接件設置在進煙筒上方中央將進煙筒的上端口相應部位遮住,且在第一阻擋帽與進煙筒之間設有第一煙氣通道。
以上述基本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件為支撐板。
上述煙氣導入裝置的連接桿有3至8根,各連接桿均為鋼制一體件。
上述內筒由位于上側的圓柱殼形的上部筒體和從下方連接在上部筒體上的上大下小的圓臺殼形的下部筒體構成。各連接桿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內筒的下部筒體的外壁的按照連接桿的數量進行等分的相應一處,每根連接桿各自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進煙筒上部的內壁上,且內筒與進煙筒同軸線設置。
上述煙氣導入裝置的支撐板按照所處的上下位置的不同,分為下支撐板和上支撐板,下支撐板和上支撐板各有3至8塊,均為鋼制一體件。
上述煙氣導入裝置的進煙筒也即外筒,外筒為鉛垂設置的具有上下端口的圓柱形殼體。
上述第一阻擋帽是設有上下端口的上表面內高外低的結構件,第一阻擋帽套在內筒上,且由其上端口與內筒密閉固定連接。
上述每塊下支撐板的形狀為L形,每塊下支撐板的下部的朝向內側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外筒的外壁上部的按照下支撐板的數量進行等分的相應一處,每塊下支撐板的各自的上端焊接固定在第一阻擋帽的內壁下部的按照下支撐板的數量進行等分的相應一處,從而使第一阻擋帽位于外筒的上方的中央,且在第一阻擋帽、外筒和內筒之間形成環柱狀的第一煙氣通道。
上述第二阻擋帽是設有下端口且無上端口的上表面內高外低的結構件,每塊上支撐板的形狀為長條平板形,每塊上支撐板的上端焊接固定在第二阻擋帽24的內壁下部的按照上支撐板的數量進行等分的相應一處,每塊上支撐板各自的下端焊接固定在煙氣導入裝置的內筒的外壁的上部上,從而使第二阻擋帽位于內筒上方的中央,且在第二阻擋帽與內筒之間形成柱狀第二煙氣通道,并且第二煙氣通道的下段被第一煙氣通道所包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姚氏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70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