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肩周炎及風濕的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954.4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剛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K9/20;A61P19/0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 11255 | 代理人: | 鄒芳德 |
| 地址: | 02800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肩周炎 風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品,即一種治療肩周炎及風濕的藥。
背景技術
肩周炎亦稱肩關節周圍炎或肩關節周圍組織炎,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病。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韌帶、滑膜、關節囊等軟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癥,有充血、滲出、水腫、粘連等改變,導致肩關節疼痛及功能性障礙。肩周炎的病因尚不明確,有急慢性損傷說、關節缺乏活動說、年齡說等等說法,因此,在臨床上多以對癥治療為主。常用普利卡因和強的松進行痛點封閉,或內服用消炎止痛藥,亦有采用針灸、推拿等方法。上述療法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效果多不明顯,主要以緩解痛苦,等待自愈為主。
祖國醫學對肩周炎的認識雖有不同,但多趨向于風寒濕邪侵滯經絡的學說,稱此病為“漏風肩”,常采用舒筋活絡、活血化瘀類中藥,可見標本兼治之效。可是,由于缺乏總結,許多方劑僅以驗方的形式流傳于民間,并且多已殘缺或失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廣泛搜集民間驗方的基礎上,采用現代技術進行分析篩選,提出一種對肩周炎具有顯著療效,且用法簡單,顯效快,成本低,治療效果好的中藥。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研制一種治療肩周炎及風濕的藥,其特點是:這種藥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羌活9-11份,防風9-11份,蒼術45-55份,威靈仙9-11份,秦艽9-11份,細辛18-22份,白芷9-11份,川芎9-11份,肉桂9-11份,赤小豆18-22份,川牛膝18-22份,川續斷18-22份,桑寄生18-22份,黨參9-11份,甘草18-22份,薏苡仁9-11份,消炎痛2-3份。
這種藥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羌活10份,防風10份,蒼術50份,威靈仙10份,秦艽10份,細辛10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肉桂10份,赤小豆20份,川牛膝20份,川續斷20份,桑寄生20份,黨參10份,甘草20份,薏苡仁10份,消炎痛2.6份。
所說的藥品的制造方法是:取羌活100克,防風100克,蒼術500克,威靈仙100克,秦艽100克,細辛200克,白芷100克,川芎100克,肉桂100克,赤小豆200克,川牛膝200克,川續斷200克,桑寄生200克,黨參100克,甘草200克,薏苡仁100克,消炎痛26克,除消炎痛外,其余原料藥粉碎成細粉,過篩,與消炎痛混勻,用水泛丸,每10粒重2克,打光,干燥即可。
所說的藥品的使用方法是:口服,一次13-15粒,一日2-3次,用水送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祛風除濕,消炎止痛的作用,對肩周炎具有獨特的療效,對坐骨神經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有顯著的療效。且具有用法簡單,顯效快,成本低,治療時間短,患者痛苦少,無毒副作用等特點,為治療肩周炎及風濕性關節炎等頑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供了條件。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搜集整理中蒙醫有關資料及民間驗方,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和方法,確定了病理認識和治療原則。認為肩周炎是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郁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癥見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里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里熱之佐證。故采用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里熱為輔的治療原則。在此基礎上,經過大量的實驗篩選,形成了組方方案。
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治太陽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濕,散寒止痛:蒼術辛苦而溫,功可發汗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威靈仙性溫而味辛咸,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秦艽苦平,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四藥相合,協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藥。細辛、白芷、川芎、肉桂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辛善止少陰頭痛,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于止少陽厥陰頭痛,肉桂擅散寒止痛,通血脈;赤小豆性甘味平,利水消腫,祛關節煩熱;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川續斷強筋骨;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薏苡仁微寒健脾,清熱;黨參味甘性平補中益氣,健脾生津,可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十藥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十六味配伍,既能統治風寒濕邪,又能兼顧協調表里,共成發汗祛濕,散寒止痛,兼清里熱之劑,可收治本之效。而消炎痛則可消減炎癥,緩解疼痛,起到治標的作用。經多例臨床實驗證明,用藥一周后肩周炎癥狀即可緩解,繼續服用可起到根治的作用。同時,多例兼有坐骨神經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自述癥狀明顯好轉,當屬本藥品應有之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剛,未經吳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9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