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912.0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7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筆鋒;徐友志;馮曉均;李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0 | 分類號: | B01F13/00;B01J19/00;B01L3/0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反應 裝置 | ||
1.一種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用于實現溶液的快速微混合和微反應,其包括:
微流控芯片,由刻有微通道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層與玻璃片鍵合而成;和
芯片夾,用于夾持所述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包括兩條溶液入口通道和一條溶液出口通道,每條通道由一寬通道和一窄通道貫通連接形成,且三個窄通道均與一混合腔(4)貫通連接,從而使三條通道相互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溶液入口通道中心軸線呈小于180度夾角,所述溶液出口通道中心軸線位于該夾角角平分線上,所述兩溶液入口通道關于該溶液出口通道軸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寬通道的寬度大于窄通道的寬度。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4)外壁面與入口通道外壁面連接處相切。
5.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條通道的分別與儲液池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夾包括蓋片與底片,所述微流控芯片置于所述蓋片和底片之間,通過將蓋片和底片連接鎖緊實現對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夾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片上設置有小孔,分別與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入口儲液池和出口儲液池相通。
8.一種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制作具有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微通道結構的芯片掩模;
(2)基片清洗并作勻膠處理;
(3)利用紫外光光刻進行完全曝光,將掩模上的圖形轉移到勻膠后的基片上;
(4)對勻膠后的基片進行前烘和后烘;
(5)對后烘后的基片進行顯影和定影;
(6)將定影后的基片置于真空烘箱中進行堅膜;
(7)首先將PDMS低聚體和固化劑按比例攪拌混勻,倒在基片上進行烘烤,固化PDMS;
(8)將固化后的PDMS和玻璃蓋片平進行鍵合處理,即可得到具有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
9.一種微混合和微反應裝置,包括利用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工藝制備的微流控芯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91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