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終端裝置及通信切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815.1 | 申請日: | 201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56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小卷賢二郎;三輪泰孝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8/06 | 分類號: | 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黃小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終端 裝置 通信 切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便攜式終端裝置及用于在該便攜式終端裝置中控制不同的通信模式的切換的通信切換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終端的小型化及輕量化的實現,隨身攜帶信息終端已變得很普遍。近年來,多個用戶利用基站、接入點等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一起享受游戲等應用的情況也多了起來。此外,構建無線點對點(ad?hoc)網絡作為按需型(On?Demand)通信的技術也被廣泛運用起來(參照專利文獻1)。
在點對點網絡中,由于不需要基站和接入點,故在沒有這樣的基礎結構的地方也能簡單地構建無線網絡。在點對點網絡中,多個用戶能夠攜帶便攜式游戲機聚在一起,相互間通過無線通信來一起享受游戲。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申請公開2005/250487號說明書
這些無線通信例如使用IEEE802.11通信技術來實現。一般,信息終端中安裝一個具備這樣的通信技術的通信模塊。因此,當在信息終端中能利用通信模塊的應用被并行地執行時,應用間就可能出現通信模塊的使用的競合。基于這樣的理由,尋求一種能高效地控制所競合的通信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這樣的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高效地控制競合的通信的技術。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個方案是一種便攜式終端裝置。該裝置包括:以與其它便攜式終端裝置直接通信的第1通信模式或介由中繼設備與外部網絡連接的第2通信模式進行無線通信的通信部;控制上述通信部的動作的通信控制部。這里,上述通信控制部控制上述通信部的通信模式的切換,在從第1通信模式切換為第2通信模式時通知結束第1通信模式的情況。
本發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種在便攜式終端裝置中執行的通信切換方法。該方法包括:以與其它便攜式終端裝置直接通信的第1通信模式或介由中繼設備與外部網絡相連接的第2通信模式進行通信的步驟;和從第1通信模式切換為第2通信模式時通知結束第1模式的情況的步驟。
本發明的再一個方案也是一種便攜式終端裝置。該裝置包括:介由便攜式電話通信網與外部進行通信的第1通信部;介由中繼設備與外部網絡進行通信的第2通信部,被構成為進行與上述第1通信部相比近距離的無線通信;以及控制上述第1通信部和上述第2通信部的動作的通信控制部。這里,上述通信控制部在上述第1通信部和上述第2通信部都可通信的情況下,使用上述第2通信部。
當然,將以上構成要素的任意組合、本發明的表現形式在方法、裝置、系統、計算機程序、數據結構、記錄介質等間變換后的方案,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也是有效的。
附圖說明
圖1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的連接狀態的圖。
圖2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的各功能的圖。
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中的通信連接的種類的圖。
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的通信模式的轉變的狀態轉變圖。
圖5是表示將通信模式的切換通知給用戶的通知畫面的一例的圖。
圖6是示意性地表示實施方式的數據庫的內部構造的圖。
圖7是說明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的處理的流程的流程圖。
圖8是表示常時連接時的通信模式的轉變的狀態轉變圖。
圖9是用于說明其它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的通信連接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但實施例僅是例示,并非限定本發明。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圖1是用于說明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100的連接狀態的圖。便攜式終端裝置100a和便攜式終端裝置100b例如使用IEEE802.11所標準化了的無線LAN(Local?Area?Network)相互進行直接通信,或介由接入點200等中繼設備來與因特網300等外部網絡進行通信。
多個便攜式終端裝置100a、100b不介由接入點200地直接無線通信的通信模式被稱為“點對點模式(ad?hoc)”。另外,便攜式終端裝置100a或便攜式終端裝置100b介由接入點200與外部網絡進行無線通信的模式被稱為“基礎結構模式”。以下在本說明書中,便攜式終端裝置100a和便攜式終端裝置100b在不需要區別時統稱為“便攜式終端裝置100”。此外,圖1中雖未明示,但在實施方式的便攜式終端裝置100中,不能用點對點模式和基礎結構模式這兩個通信模式同時進行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未經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8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