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6781.6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7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發明(設計)人: | 徐新;董自權;曹寧;周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神州英諾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N33/49 | 分類號: | G01N33/49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113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化 適合 自動化 儀器 血小板 聚集 功能 檢測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借助于一種專門設計的自動化對血小板計數為基礎的分析儀執行該分析過程,且該方法只需要一份枸櫞酸抗凝新鮮全血即可以完成該分析過程。即先將未加誘聚劑前血樣進行二次或二次以上檢測,并將獲得的檢測結果差異小于10%的血小板計數平均值作為血小板基準值,隨后對同一血樣加入誘聚劑處理后120秒開始到480秒時間范圍內對該樣本以40秒-90秒的間隔頻率連續多次檢測,并將該階段所獲得的聚集后血小板計數值平均值作為聚集后血小板數量值代表。最后采用血小板基準值與聚集后血小板平均值的差值與血小板基準值之比值或百分比值作為該方法檢測獲得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指標,本方法對聚集后血樣檢測計數在加誘聚劑后120秒開始到480秒時間內對樣本血小板進行不少于2次,每次計數檢測的間隔為不低于30秒,在此期間所有檢測結果均參與聚集后血小板平均值計算;
2.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采用自動化儀器對血小板數量直接計數檢測獲得的數據分析計算血小板聚集功能。該方法的計算式可以為以下述A或B二種計算方式。該計算結果也可以用百分比表示;
A:?
B:?
3.根據權利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對檢測數據采取適當的控制以確保數據合理和準確。即該方法對未加誘聚劑前血樣進行不少于二次檢測,其結果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值,即基準值的數據應來源于不少于二次檢測數據平均值,該二次檢測結果若相互差值小于10%結果予以保留作為血小板聚集前的原始值,但當前二次檢測結果差值大于10%時,儀器應自動追加對未加誘聚劑血樣原始血小板數值檢測,新獲得的檢測結果與之前的任何檢測結果差值小于10%則予保留并將兩數值平均后作為聚集前血小板數值(基準值),而刪除差異大的數值,且該刪除的檢測結果也不參聚集前血小板數值(即血小板基準值)計算。對于聚集后多次檢測獲得的血小板數值,本方法也去除部分不合理的、或誤導性的數據,如聚集后檢測的血小板數量應逐步下降趨勢,但其中個別跳高數據則自動刪除,即該異常數據也不參與聚集后血小板檢測數量的平均計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在對未加誘聚劑血樣進行檢測并根據上述條件獲得符合要求的血小板基準值結果后,儀器可自動計算剩余血量(扣除之前每次檢測用血量)并按照9∶1(血樣與誘聚劑)的比例對剩余血樣加入誘聚劑,而后儀器自動對血樣充分混勻并按照設定時間間隔,即不少于30秒的時間間隔對血樣繼續進行血小板計數檢測,該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代表聚集后的血小板數值。該方法適用于采用計數方法對血小板進行聚集功能自動化分析的儀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的適合自動化儀器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檢測分析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在對血樣上機檢測前給于37℃預溫確保樣品上機時達到37℃或接近的溫度,并在檢測過程中對樣品保持37℃恒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神州英諾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神州英諾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78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控制裝置
- 下一篇:一種煤礦采空區溫度監測方法及監測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