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單向函數的動態口令讀寫控制的RFID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6516.8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7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葉錄高;何宇坤;鄭東曦;葉木正;田文春;潘偉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盈物流科訊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向 函數 動態 口令 讀寫 控制 rfid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RFID技術,具體涉及RFID的讀寫控制技術。
?
背景技術
射頻識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頻信號和空間耦合傳輸特性,實現對被識物體的自動識別。RFID系統一般由讀寫器和電子標簽組成,電子標簽存儲相關物體的各種數據信息,讀寫器在一定的范圍內以無接觸的方式將電子標簽中的數據信息讀取出來(即讀操作),并可將處理后的數據信息再寫入電子標簽中(即寫操作)。
RFID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倉儲管理、停車場管理、防盜系統、動物管理等方面。隨著RFID技術的進一步發展,RFID應用的領域會越來越廣泛,其中許多領域對數據的安全性有著嚴格的要求,因此,人們對RFID系統的數據安全性也越來越重視。
目前,RFID的讀寫控制都是在讀寫器與電子標簽經過身份認證之后進行的,當讀寫器與電子標簽相互通過身份認證后,讀寫器只要向電子標簽發送讀指令或寫指令,此時,電子標簽也不會再次對讀寫器進行指令認證,讀寫器即可讀取或修改電子標簽上的數據信息,因此,現有的RFID系統的安全性較差,容易被不法分子所破解,修改電子標簽上的數據信息,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安全性高的基于單向函數的動態口令讀寫控制的RFID。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單向函數的動態口令讀寫控制的RFID,包括讀寫器A及電子標簽B,其特征在于,讀寫器A、電子標簽B均內置有真隨機數發生器、基于單向函數的動態口令模塊,且讀寫器A、電子標簽B存儲有相同的秘密信息;讀寫器A與電子標簽B當且僅當相互通過身份認證后,才能進行以下步驟:讀寫器A與電子標簽B雙方協商隨機初始值,隨機初始值以randomdata表示,并令讀寫器A?當前動態口令passwordA=randomdata,電子標簽B當前動態口令passwordB=randomdata,randomdata是由真隨機數發生器生成,此時,passwordA和passwordB的值均為初始動態口令的值,然后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讀操作或寫操作;
讀寫器A與電子標簽B進行寫操作:
(1)?????????????設讀寫器A上一輪的動態口令模塊的輸出口令為passwordA(若讀寫器A首次進行寫操作時,則passwordA為randomdata),讀寫器A運行動態口令模塊,生成新的動態口令passwordA’=OneWayFunc(passwordA,s_message);
(2)?????????????讀寫器A向電子標簽B發送寫指令,所述寫指令的數據函數為WriteData(passwordA’,offsetW,data,lenW);?
(3)?????????????電子標簽B接收到寫指令;
(4)?????????????設電子標簽B上一輪的動態口令模塊的輸出口令為passwordB(若電子標簽B首次進行寫操作時,則passwordB為randomdata),電子標簽B運行動態口令模塊,生成新的動態口令passwordB’=OneWayFunc(passwordB,s_message);
(5)?????????????電子標簽B對passwordA’與passwordB’的值進行比對,若passwordA’=passwordB’,則執行寫指令,offsetW為電子標簽B執行本次寫指令時的起始偏移量,data為讀寫器A要向電子標簽B寫入的數據,lenW為讀寫器A要向電子標簽B寫入的數據的長度;否則忽略該寫指令;
讀寫器A與電子標簽B進行讀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盈物流科訊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中盈物流科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5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