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6409.5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54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5-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靳北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C1/00 | 分類號: | F03C1/00;F03C1/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活塞 熱源 發(fā)動機 | ||
1.一種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包括氣液缸(1)、液壓動力機構(2)和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氣液缸(1)上設液體工質出口(4)和液體工質回流口(5),所述液體工質出口(4)與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的動力液體入口連通,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的液體出口與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連通,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與所述液體工質回流口(5)連通,在所述氣液缸(1)內的所述氣體工質(7)的區(qū)域內設高壓液體回流口(9),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的液體出口與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連通,所述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的高壓液體出口與所述高壓液體回流口(9)連通,在所述高壓液體回流口(9)和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的液體出口之間的液體通道上設低品位熱源液體加熱器(8001);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某一過程中所述氣體工質(7)對所述液體工質(6)施壓迫使所述液體工質(6)推動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對外作功,在同一個工作循環(huán)的另一過程中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將所述液體工質(6)經所述液體工質回流口(5)回流到所述氣液缸(1)內實現(xiàn)對所述氣體工質(7)的壓縮,當所述氣體工質(7)被壓縮到設定程度時,高壓液體工質經所述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和所述高壓液體回流口(9)被回送到所述氣液缸(1)的所述氣體工質(7)的區(qū)域內與所述氣體工質(7)混合傳熱發(fā)生氣化降溫增壓對所述液體工質(6)施壓,進入下一循環(huán);
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和所述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受過程控制機構(14)控制協(xié)調工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氣液缸(1)的中部設低品位熱源氣體加熱器(800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所述液體工質出口(4)和所述液體工質回流口(5)所構成的所述液體工質(6)的流通通道上設低品位熱源液體加熱器(800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氣液缸(1)上設氣體工質導出口(1001),在所述氣體工質導出口(1001)處設氣體工質導出控制閥(1002),在所述氣液缸(1)上設氣體工質導入口(2001),在所述氣體工質導入口(2001)處設氣體工質導入控制閥(2002),在所述氣體工質導出口(1001)經連通通道(1020)與所述氣體工質導入口(2001)連通,在所述連通通道(1020)上設低品位熱源氣體加熱器(8005);
所述氣體工質導出控制閥(1002)、所述氣體工質導入控制閥(2002)、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和所述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受過程控制機構(14)控制協(xié)調工作實現(xiàn)在所述氣液缸(1)內膨脹作功降溫的所述氣體工質(7)在所述低品位熱源氣體加熱器(8005)內吸熱升溫再被吸入所述氣液缸(1)后再次被壓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氣液缸(1)上設進氣道(101),在所述進氣道(101)上設進氣門(102),在所述氣液缸(1)上設排氣道(103),在所述排氣道(103)上設排氣門(104),所述進氣道(101)與中低溫氣體源連通;
所述進氣門(102)、所述排氣門(104)、所述液壓動力機構(2)、所述液體工質回送系統(tǒng)(3)和所述液體工質高壓回送系統(tǒng)(8)受過程控制機構(14)控制協(xié)調工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液體活塞單熱源發(fā)動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個所述氣液缸(1),所述氣液缸(1)并聯(lián)設置,不同氣液缸(1)的工作相位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摩爾動力(北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40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火保溫板企口結構
- 下一篇:一種乙內酰脲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