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觸觸發式測頭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6383.4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6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發明(設計)人: | 陳士端;郭泰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1B21/00 | 分類號: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吳孟秋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觸發 式測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接觸式感測裝置,尤指一種支持側向接觸感測及縱向接觸感測的感測頭。
背景技術
在自動化的加工作業上,一工具機要對一待加工件進行加工作業前,必須得知該待加工件的精確位置,才能正確無誤的進行加工作業,因此需先以一工件基準位置測量設備對該待加工件進行定位測量。
常見的工件測量設備,其利用一氣壓缸進氣排氣的動作原理,使一活塞桿作一上下的位移,進而牽動一連動塊,由于該連動塊與線性滑軌相連結,故當該活塞桿推動該連動塊時,進而帶動線性滑軌于線性軸承內滑移,藉此該連動塊下方的探針也可產生一向上、向下的位移,故此種探針主要僅由一彈性元件連接一接觸針而組成,并以縱向接觸的方式對一待加工件進行加工基準面的探測或加工原點的測量,因而限制該待加工件的基準位置的測量方式,并影響定位的精準度。而另一種工件測量設備,如美國發明專利公告第7792654號所示,披露一種設于坐標定位設備上,用來測量物體外貌的探針,該探針主要包含一觸針、一彈簧盒、一壓縮彈簧、一上構件以及一應變感知元件,該觸針包含一尖端,用來與一待測物接觸,該上構件包括一對輥子,該應變感知元件包括三個與該輥子接觸的球。當該觸針通過該尖端與該待測物作垂直方向的接觸時,可由設于該彈簧盒內的該壓縮彈簧得知與該待測物的接觸;當該觸針通過該尖端與該待測物作水平方向的接觸時,則可由該上構件以該輥子壓掣該球,由應變感知元件中的一半導體應變計得知與該待測物的接觸,然而,此種探針不僅結構復雜,且必需設置多個感應元件,才能兼具縱向及橫向的接觸感測,因此,在制造成本上相對高昂。
綜上所述,為了使探針能進行縱向及側向的接觸感測,以達到使用需求,且同時降低探針的制造成本,故已知的探針有改善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已知僅限于縱向接觸感測的探針,具有使用不便及影響定位精準度的問題,而兼具縱向及側向接觸感測的探針,則具有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昂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接觸觸發式測頭,用以判斷是否與一待加工物相接觸,包含有一套筒、一感測部及一傳感部。該套筒沿一軸向延伸,并包含一開口、一與該開口相通的第一空間及一與該第一空間連通的第二空間;該感測部活動設于該第一空間,并包含一感測端及一傳動端,該感測端凸伸至該開口外,該傳動端遠離該感測端;該傳感部受該傳動端推抵而于該第二空間相對該套筒自一初始位置移動至一觸發位置,并具有一沿該軸向隆起的受動端,該受動端與該傳動端接觸;其中該感測部具有一擺動感測行程及一升降感測行程,該擺動感測行程由該待加工物側向推抵該感測端而連動該傳動端產生一傾斜以推動該受動端使該傳感部位移至該觸發位置,而該升降感測行程則由該待加工物沿該軸向推抵該感測端而連動該傳動端產生一軸向位移以推動該受動端使該傳感部位移至該觸發位置。
如此一來,本發明通過該感測部所具有的該擺動感測行程及該升降感測行程,推動該傳感部位移至該觸發位置,使該接觸觸發式測頭得以橫向接觸及縱向接觸的方式測量該待加工物的位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一、提升對該待加工物的定位精準度。
二、不需設置多個感測元件,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擺動感測行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升降感測行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搭配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及結構剖面示意圖,本發明為一種接觸觸發式測頭,用以判斷是否與一待加工物(圖未示)相接觸,包含有一套筒10、一感測部20及一傳感部30。
該套筒10沿一軸向延伸,由三個構件組裝而成,并包含一開口11、一與該開口11相通的第一空間12、一與該第一空間12連通的第二空間13、一第一鉗制部14以及一第二鉗制部15,該第一鉗制部14固接于該套筒10的內壁,并介于該套筒10與該感測部20之間,該第二鉗制部15則設于該第二空間13,同樣固接于該內壁,并介于該套筒10與該傳感部3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陸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38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