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365.6 | 申請日: | 2012-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6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宋文立;李俊峰;李松庚;楊崇廣;封兵海;都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5G33/00 | 分類號: | B65G33/00;B65G33/24;B65G3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楊小蓉;楊青 |
| 地址: | 0532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螺旋 輸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螺旋輸送器設備制造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螺旋輸送器,一般是電機與螺旋軸直接相聯接,通過電機的直接控制以輸送物料,從而導致這種螺旋輸送器只能在常溫或者較低溫度下操作。因此,現有輸送器的缺點在于,倘若輸送物料為高溫物料時,電機會因螺旋軸以及螺旋輸送器外殼的導熱而極易發生變形損壞,甚至失去控制作用,導致使用壽命較短,檢修、安裝等都很困難。另一方面,輸送器中的軸承潤滑油也不耐高溫。
為了便于輸送高溫物料,曾有人發明設計了一種水冷螺旋輸送機,通過在機殼外層設水套管和冷卻水管,以降低螺旋軸的溫度,但是這種發明要求供水水壓不低于0.6~0.8Mpa,這種僅有單一冷卻單元的水冷螺旋輸送機,對最低水壓有一定的要求,導致其運行條件又較苛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的常用螺旋輸送器不適用于輸送高溫物料的諸多缺陷,從而提供一種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通過冷卻密封系統的三級冷卻,即通過固體隔熱密封裝置實現對輸送物料的隔熱密封,并通過氣體冷卻裝置和循環液體冷卻裝置使螺旋軸心以及螺旋輸送器的外殼達到降溫的效果,從而更好的操作螺旋輸送器,延長使用壽命。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包括:電機控制系統和物料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同軸設置在物料輸送系統和電機控制系統之間的冷卻密封系統,所述的冷卻密封系統包括固體隔熱密封裝置,該固體隔熱密封裝置通過螺旋軸接口連通物料輸送系統;所述的固體隔熱密封裝置上方設有固體入料口7,其下方設有出料口8,通過固體隔熱密封裝置的固體顆粒,用于隔熱和降溫。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冷卻密封系統還包括同軸設置在固體隔熱密封裝置和電機控制系統之間的氣體冷卻裝置和循環液體冷卻裝置,所述的氣體冷卻裝置和循環液體冷卻裝置為一柱形腔體,該柱形腔體內通入冷卻氣,經由冷卻氣入口9和冷卻氣出口10形成氣體冷卻;所述的柱形腔體的殼體呈空心夾層結構,該空心夾層結構內通入冷卻液,經由冷卻液入口11和冷卻液出口12形成循環液體冷卻。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物料輸送系統包括:物料入口1、物料出口2、螺旋葉片3、螺旋軸4和外殼。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電機控制系統包括電機5和減速器6。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螺旋軸通過冷卻密封系統后與控制電機5和減速器6聯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固體隔熱密封裝置中的固體顆粒是砂子或煤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氣體冷卻裝置中冷卻氣是空氣或工業過程中的廢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的循環液體冷卻裝置中的液體是水或油。
本發明的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最高溫度可達900℃。所述的固體隔熱密封裝置中的固體顆粒可以是砂子、煤灰等。所述的氣體冷卻裝置中冷卻氣可以是空氣、以及工業過程中的其它廢氣。所述的循環液體冷卻裝置中的液體可以是水、油等。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的冷卻密封系統中固體隔熱密封裝置,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絕高溫螺旋輸送系統部分的溫度;另一方面通過吸附或阻隔高溫物料中的氣體或液體成分,從而達到密封、降溫的作用。
2、本發明的冷卻密封系統中氣體冷卻裝置,通過循環流動的氣體,對螺旋軸心起到降溫作用。
3、本發明的冷卻密封系統中循環液體冷卻裝置,通過循環流動的液體,可降低與電機相聯接的螺旋輸送器外殼的溫度。
總之,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輸送高溫物料等優點。本發明通過冷卻密封系統的三級冷卻,實現對輸送物料的隔熱、密封,并使螺旋軸心以及螺旋輸送器的外殼達到降溫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耐高溫的螺旋輸送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識
1、物料入口????????2、物料出口????????3、螺旋葉片
4、螺旋軸??????????5、電機????????????6、減速器
7、固體入料口??????8、固體出料口??????9、冷卻氣入口
10、冷卻氣出口?????11、冷卻液入口?????12、冷卻液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裝置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未經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3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