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洗衣機及洗滌干燥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6274.2 | 申請日: | 2004-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5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小池敏文;大林史朗;釜野年恭;宮野讓;檜山功;吉田哲士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家用電器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F37/00 | 分類號: | D06F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張敬強;李家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洗衣機 洗滌 干燥機 | ||
本申請為分案申請,原申請的申請日為2004年9月10日,申請號為200480018449.5,發明名稱為洗衣機及洗滌干燥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洗衣機或洗滌干燥機,該洗衣機具備將機械力付與洗滌物的攪拌器。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洗滌干燥機,從所周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的構成是:在洗滌運轉中,執行將水管水(洗滌水)給水后,使攪拌器正反旋轉,使機械力作用于洗滌物的洗滌運轉,其后,執行在將水管水(漂洗水)給水的同時,同樣使機械力作用于洗滌物的漂洗運轉,其后,執行通過使洗滌兼脫水桶旋轉,將含在洗滌物中的漂洗水離心脫水的脫水運轉,再其后,執行一面將暖風供給洗滌兼脫水桶,一面使洗滌兼脫水桶和攪拌器一體旋轉,或使攪拌器正反旋轉,使洗滌物上下交替,使洗滌物干燥的干燥運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干燥時的褶皺是由于洗滌物的姿態固定不變地進行干燥而產生的。使干燥運轉時的攪拌器正反轉的運轉除了起到使洗滌物上下交替促進水分的蒸發的作用以外,還有通過洗滌物運動使姿態變化,使同一部分不會折曲不動的作用。
作為用于洗滌物的攪拌器,眾所周知的是面向洗滌桶內設置與旋轉軸斜交的平坦的面(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該攪拌器的大小比洗滌桶的底面小,設于洗滌桶內的一角。當使該攪拌器在繞旋轉軸旋轉時,面向洗滌桶產生脈沖,產生向上水流。
另外,作為用于洗衣機的攪拌器,眾所周知的洗衣機的旋轉翼是配設在洗衣機的內底部,并且從中央向外周部設有多根大致放射狀地成扇狀的葉片(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在具備攪拌器的洗衣機中,為了減少洗滌不均,良好地進行漂洗等,提高洗凈效果,最好是減少布纏繞。而且在具備干燥功能的洗滌干燥機中,為了實現褶皺少的干燥精整,在洗滌工序和干燥運轉上需要減少布纏繞。如果發生布纏繞,纏繞的部分形狀固定,就會造成褶皺。
為了減少布纏繞,需要縮小攪拌器的旋轉角度(降低旋轉數,縮短旋轉時間),但在洗滌中,提供給洗滌物的機械力就會變小,洗凈力就會下降。另外,在干燥中,布的移動或布的交替就會變小,會產生干燥不均或干燥時間變長的問題。
上述攪拌器中,面向洗滌桶內設置了與旋轉軸斜交的平坦的面的攪拌器用于沒有脫水功能和干燥功能的洗衣機中。攪拌器的大小比洗滌桶的底面小,且設于洗滌桶內底部的一角。這種洗衣機一次能洗的洗滌物的量少,且要使用很多的水。用(水量)/(布量)表示的浴比(浴比)也是以比現狀的洗衣機大的狀態被使用著。因此,在洗滌及脫水容量大、浴比小地進行洗滌及脫水的洗衣機或進一步附加了干燥功能的洗滌干燥機中,關于有效地將機械力提供給洗滌物的同時減少布纏繞,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另外,從中央向外周部略設有多根放射狀地形成扇狀的葉片的攪拌器,葉片高度是從中央部到外周近旁形成同樣的高度。尤其是在中央部,葉片的厚度(旋轉方向或周方向的尺寸)小,成為從攪拌器的基準面以急角度突出的形狀。這種葉片的形狀對洗滌物作用很大的力,易造成布纏繞。
另外,上述所有的攪拌器都是使用在沒有干燥功能的洗衣機上使用的,沒有照顧到用于實現褶皺少的干燥的精整。
專利文獻1:特開2002-360966號公報(第7-9頁)
專利文獻2:特公昭35-8440號公報(第1頁、第7圖)
專利文獻3:實愿昭55-15919號(實開昭56-116972號)的說明書及附圖(第1頁、第1圖及第2圖)。
發明內容
在本發明中,設于洗滌桶的底部的旋轉體具備通過其旋轉運動將上下方向的移動給予洗滌物的傾斜面。旋轉體的直徑的大小為洗滌桶內徑的90%或以上,傾斜面如下形成即可:當旋轉體旋轉時使洗滌物向旋轉體的外周一側移動地使離心力起作用,同時在旋轉體的外周一側給一面使洗滌物在傾斜面上滑動一面將向上的移動給予洗滌物。另外,可以是當旋轉體的旋轉停止時,傾斜面將向傾斜面下方滑動給予洗滌物。
具體地說,旋轉體朝向洗滌桶內側具備傾斜面,形成傾斜面,使得在旋轉體的外周一側,在周向上下方向位置變高的頂部和變低的谷底部從旋轉體的旋轉中心部向頂部逐漸增加高度,形成頂部和谷底部,使得從頂部的最高部到谷底部的最低部的周向長度長于頂部與谷底部的高低差。頂部在旋轉體的外周一側,在周向形成1至3個即可,最好為2個。傾斜面也可以由平面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家用電器公司,未經日立家用電器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2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斷路器
- 下一篇:連續氫化或氫化胺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