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6091.0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40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欣榮;丁莎;唐海泉;黨麗敏;汪南方;翦育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F290/00 | 分類號: | C08F290/00;C08F226/02;C08G18/67;D06P5/22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紅 |
| 地址: | 41000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水性 聚氨酯 銨鹽 聚合物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⑴聚氨酯預聚物溶液的制備:將7-12份的二元醇、80-90份聚多元醇和0.5-1份季銨鹽催化劑加入反應容器混和后,在真空狀態(tài)下脫水處理,再滴加45-55份的多異氰酸酯,在惰性氣體保護下升溫反應,后依次加入4-8份第一親水擴鏈劑、5-8份第二擴鏈劑、3-5份含羥基不飽和單體反應,然后加入3-6份叔胺反應,降溫,制得聚氨酯預聚物溶液;
⑵?引發(fā)劑溶液的制備:將1-2份的氧化-還原引發(fā)劑溶解在320-360份水中獲得引發(fā)劑溶液;
⑶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取150-180份步驟⑴所制得的聚氨酯預聚物溶液,升溫,加入30-60份季銨鹽混和后,加入160-180份步驟⑵所述引發(fā)劑溶液反應,后加入步驟⑵所得的剩余引發(fā)劑溶液,保溫反應后降溫,得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
以上份數(shù)均是質量份數(sh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升溫溫度為65-80℃;步驟⑴中所述降溫溫度為50℃以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⑶中所述升溫溫度為70-85℃;步驟⑶中所述降溫溫度為50℃以下。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氦氣和氬氣中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二元醇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和1,6-已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步驟⑴中所述季銨鹽催化劑以及步驟⑶中所述季銨鹽為二甲基烯丙基對苯甲酰芐基溴化銨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多異氰酸酯為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和二環(huán)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步驟⑴中所述聚多元醇是分子量為600、800、1000、1500、2000g/mol的聚乙二醇和分子量為800、1000、1500、2000g/mol的聚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第一親水擴鏈劑為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酒石酸和二羥甲基丁酸半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步驟⑴中所述第二擴鏈劑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丙二胺和異佛爾酮二胺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含羥基不飽和單體為丙烯酸羥乙酯、丙烯酸羥丙酯、甲基丙烯酸羥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羥丙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⑴中所述叔胺為三甲胺、三乙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水性聚氨酯-季銨鹽聚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⑵中所述氧化-還原引發(fā)劑為過硫酸銨-亞硫酸氫鈉、過硫酸銨-亞硫酸鈉、過硫酸鈉-亞硫酸氫鈉和過硫酸鉀-亞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工程學院,未經(jīng)湖南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60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