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燃料供給泵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5837.6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8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發明(設計)人: | 有富俊亮;德尾健一郎;菅波正幸;臼井悟史;宮崎勝巳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F02M59/10 | 分類號: | F02M59/10;F02M59/44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運樸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燃料 供給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向內燃機的噴射器供給高壓燃料的高壓燃料供給泵,尤其涉及與該泵的氣缸滑動嵌合而往復移動的柱塞的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具體而言,用于將凸輪的旋轉轉換成柱塞的往復運動的驅動機構具備一面與凸輪的表面抵接而另一面與柱塞的下端抵接的挺桿,還具備將柱塞從上止點位置朝向下止點位置壓回的彈簧,彈簧的力經由保持器向柱塞傳遞。
在日本特表2005-514557號公報或日本特開2001-295754號公報等中記載的高壓燃料供給泵的柱塞的驅動機構位于柱塞的下止點位置,復位彈簧的力經由保持器而將柱塞向挺桿的表面壓緊。
【專利文獻1】特表2005-5145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1-295754號公報
在上述現有的驅動機構中,在將凸輪的旋轉運動轉換成柱塞的往復運動時,與柱塞的往復運動軸線交叉的方向(柱塞的徑向)上的力作用在柱塞上,從而存在柱塞在相對于氣缸以傾斜的狀態滑動而兩者發生卡住的可能性。作為與柱塞的往復運動軸線交叉的方向(柱塞的徑向)上的力,考慮有在復位彈簧的壓縮時復位彈簧沿徑向變形而產生的力、凸輪的旋轉力經由挺桿沿徑向作用于柱塞或保持器而產生的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在相對于柱塞的往復運動軸線交叉的方向(柱塞的徑向)上作用的力小的驅動機構的高壓燃料供給泵。
在保持器和柱塞的卡止部設有軸向及徑向的游隙,從而在凸輪的位置最低的狀態下,即柱塞位于下止點位置時,柱塞被從復位彈簧及凸輪的作用力釋放。
優選的是,卡止部通過將挺桿的內周部與在柱塞的挺桿側端部周圍形成的環狀的縮頸部卡止而形成。
優選的是,卡止部形成于在柱塞的外周固定的環狀的中間件與保持器之間,環狀的中間件的外徑比保持器的內徑小,從而環狀的中間件與保持器在徑向上重疊,在中間件與保持器的卡止部設有軸向及徑向的游隙。
優選的是,保持器的內徑部和與其面對的柱塞的周面部之間的間隙大于保持器的外徑部和與其面對的挺桿的筒狀內壁面之間的間隙。
另外,優選的是,柱塞由具有與氣缸滑動嵌合的大徑部和供柱塞密封件安裝的小徑部的所謂的帶臺階柱塞構成,在柱塞的小徑部的外周固定的環狀的中間件與保持器之間形成有卡止部,環狀的中間件的外徑比保持器的內徑小,從而環狀的中間件與保持器在徑向上重疊,在中間件和保持器的卡止部設有軸向及徑向的游隙,柱塞密封件位于中間件與氣缸的端部之間,在復位彈簧成為自然長度前,大徑部與設置在柱塞密封件與氣缸之間的限動器接觸。
【發明效果】
根據如上那樣構成的本發明,起到以下的效果。
在柱塞和保持器的卡止部處,保持器與柱塞能夠沿軸向和徑向分離,因此復位彈簧所引起的徑向的彈簧力不會直接向柱塞傳遞。由此,能夠降低柱塞與氣缸的滑動部的表面壓力。
附圖說明
圖1表示實施實施例1至實施例4的系統的整體結構。
圖2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吸入工序時的)剖視圖。
圖3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壓縮工序時的)剖視圖。
圖4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吸入工序時的)剖視圖。
圖5表示實施例1及2涉及的驅動機構的C型形狀保持器的組裝圖。
圖6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吸入工序時的)剖視圖。
圖7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4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吸入工序時的)剖視圖。
圖8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5涉及的驅動機構的(吸入工序時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1泵殼
2柱塞
2A氣缸
3保持器
4復位彈簧
5電磁閥
6挺桿
7凸輪
8噴出閥
9限動器
10燃料吸入通路
11加壓室
12燃料噴出通路
50燃料箱
53共軌
54噴射器
56壓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1】
圖1表示內燃機的燃料供給系統的整體結構。該燃料供給系統所使用的高壓燃料供給泵使用具備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驅動機構的高壓燃料供給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未經日立汽車系統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8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