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5755.1 | 申請日: | 2012-01-03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2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發明(設計)人: | 劉一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K36/732 | 分類號: | A61K36/732;A61K9/00;A61P19/10;A61K33/36;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陳樹明 |
地址: | 61003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骨質 疏松 藥艾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灸穴位的方式治療疾病的純中藥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質疏松(osteoporosis?syndrome)是一種全身性骨病,表現為骨總量減少,或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骨質有機成分生成不足,繼發鈣鹽沉著減少。正常成年人的骨量隨年齡增長而減少,故老年人常有生理性骨質疏松。骨質疏松是一種衰老的表現,如果骨質疏松伴有骨折、明顯腰背痛或神經癥狀,應視為一種疾病。可將其分為原發性骨質疏松,不伴隨引起骨質疏松伏態的其他疾患或紊亂;繼發性骨質疏松,多由于內分泌腺功能紊亂引起。
目前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主要是采取內服中西藥的方式。以中藥治療為主,配合古老的針灸操作、按摩、多運動等方式進行治療。但總體效果并不令人滿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該藥艾卷治療骨質疏松療效好,無毒副作用,安全,無痛苦,治療成本低。
本發明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其原料藥的組成及其重量配比為:
艾絨26~40克、防風0.67~1克、秦艽0.67~1克、羌活0.67~1克、元胡0.8~1.2克、丹皮0.8~1.2克、獨活0.67~1克、川斷0.8~1.2克、木瓜0.8~1.2克、蒼術0.8~1.2克、赤芍藥0.8~1.2克、雄黃1.07~1.6克、麝香0.5~0.8克。
上述的原料藥的優選重量配比為:
艾絨30~37克、防風0.7~0.9克、秦艽0.77~0.9克、羌活0.77~0.9克、元胡0.83~1.16克、丹皮0.83~1.16克、獨活0.77~0.9克、川斷0.83~1.16克、木瓜0.83~1.16克、蒼術0.83~1.16克、赤芍藥0.83~1.16克、雄黃1.2~1.5克、麝香0.6~0.7克。
本發明的第二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的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的方法。
本發明實現其第二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備上述的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的方法,其步驟為:
A、將所述配比的麝香單獨研成粉末,將除麝香、艾絨以外的所述配比的其余原料藥共研成粉末;
B、在長0.9-1.1尺、寬3-5寸的牛皮紙中部放置草紙,草紙的寬較牛皮窄0.5-1寸,長度較牛皮紙短0.8-1.2寸;
C、將所述配比的艾絨鋪放在B步驟備好的草紙上,再將A步得到的其余原料藥的共研粉末鋪放在艾絨上面,最后放麝香;
D、用艾絨和共研成細末的原料藥,先將麝香包裹在中間并捏成條形,然后再同外面的兩層紙裹緊卷成條形,兩端用膠水粘貼密封,最后曬干得成品。
本發明的治療骨質疏松的藥艾卷的使用方法是:
根據病情診斷結果,醫生將0.5厘米厚的姜片貼于選定的穴位;再將藥艾卷的一端點燃,隔姜片的距離約3-5厘米,并隨時調近或調遠距離以病人感覺熱而不燙為宜,進行灸穴位治療。每次灸穴位治療的時間10分鐘左右,灸2個穴位需要換一次姜片;灸穴位治療的次數和頻率由醫生根據病情而定,病程時間長者,可每日灸2次,灸10次為1個療程。
使用本發明的藥艾卷進行灸穴位治療再配合針刺拔罐發泡療法能對骨質疏松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藥物組成及配比是根據中醫理論,以臨床多年實踐的經驗方為基礎,進行適當篩選而成。藥物組分中以艾絨、防風、秦艽、羌活、獨活、川斷、木瓜、蒼術、雞血藤為君藥;諸藥辛溫健脾,燥濕除濁,以治濕盛困脾為主。其中,艾絨苦辛性溫,理氣血,逐寒濕溫經,配蒼術苦溫燥濕;且以川斷配木瓜和雞血藤,溫補肝腎,續筋骨,調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通利筋脈,引藥下行兼能強壯腰膝,可加強舒筋通絡止痛之功;獨活善祛下焦與筋骨間之風寒濕邪,防風祛風勝濕;秦艽除風濕而舒筋;獨活祛風勝寒,散寒,止痛,治風寒濕痹,腰膝酸痛。雄黃為臣藥,幫助君藥祛風勝濕,消痰化濕。麝香為佐藥,辛溫,開竅,辟穢,通絡,散瘀;治中風,痰厥,中惡煩悶,心腹暴痛,使氣順則痰降,氣化痰亦化,實現治痰先治氣之功效。赤芍酸苦涼,行瘀止痛,涼血消腫,為使藥;與以上君、臣、佐藥物配合,加強祛除病邪(水濕、痰飲、瘀血、沫)排盡的作用,又能增強活血化瘀,涼血,達到舒筋通絡的功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7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熱水器管路不凍循環儀
- 下一篇:一種抗菌環保羽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