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伺服送料傳動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749.6 | 申請日: | 201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78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昕顥;趙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43/09 | 分類號: | B21D43/09;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伺服 傳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伺服送料傳動機構,屬于開卷線設備部件。
背景技術
伺服送料是開卷線設備中保證送料精度的重要部件,其原理是將校平好的鋼帶經過一對夾送輥送到剪板機或落料壓力機進行剪切。在每次剪切瞬間,上夾送輥都需要微量抬起,以釋放一次鋼板,糾正送料的偏移,保證每次送料的精度。另外,在料頭引入時,上夾送輥也需要抬起,以方便料頭引入。為滿足送料和穿料的需求,伺服送料既要保證上、下夾送輥的同步驅動,還要求上送料輥能夠垂直升降。
傳統的伺服送料傳動裝置,一般是通過萬向軸連接傳動或同步帶傳動機構,萬向軸連接傳動過程如下:伺服電機依次經過精密減速機、齒輪分配箱?、精密萬向聯軸器,最后傳遞給上、下送料輥,可以實現上輥垂直升降,能實現快抬釋放功能,但成本高。同步帶傳動過程如下:伺服電機依次經過精密減速機、同步帶傳動機構,最后傳遞給送料輥,上輥可垂直升降,能實現快抬釋放功能,但傳動精度差;另外,同步帶還需要漲緊機構,調整復雜,送料精度不穩定。
上述兩種傳遞機構,中間傳動環節多,成本高,傳動精度不高,且加工裝配和維修比較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伺服送料傳動機構,不僅能提高送料精度,而且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成本也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種伺服送料傳動機構,包括機架、伺服電機、與伺服電機相連的減速機、與減速機相連的下送料輥和位于下送料輥上方的上送料輥,其還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連桿、第二連桿、上過渡齒輪組和下過渡齒輪組;上過渡齒輪組位于上送料輥下方,且具有同軸設置的第一上齒輪和第二上齒輪;下過渡齒輪組位于上送料輥上方,并位于上過渡齒輪組下方,且具有同軸設置的第一下齒輪和第二下齒輪;第一上齒輪、第二上齒輪通過第一連桿定軸連接,第一連桿可轉動設置在上送料輥送料端,第二上齒輪、第二下齒輪相互嚙合;固定支架與機架相連,且固定支架上設有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能夠繞固定支架轉動且與第二上齒輪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一個繞固定支架中心擺動的齒輪,能實現上輥的快抬釋放功能;省去了齒輪分配箱及萬向聯軸器等中間傳動環節,降低了成本;由于送料輥不用與傳動裝置脫開,不僅提高了送料精度,而且消除伺服送料偏移,進而提高了制件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C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示意圖。
圖中1.?伺服電機,2.?減速機,3.?上送料輥,4.?下送料輥,5.第一上齒輪,6.?第一下齒輪,?7.?第一連桿,?8.?第二上齒輪,9.?第二連桿,10.?第二下齒輪,11.?固定支架,12.?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下述說明僅是示例性的。
參考附圖1、2、3,一種伺服送料傳動機構,包括機架12、伺服電機1、與伺服電機1相連的減速機2、與減速機2相連的下送料輥4和位于下送料輥4上方的上送料輥3,下送料輥經傳動單元與上送料輥相連,其中傳動單元包括固定支架11、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9、上過渡齒輪組和下過渡齒輪組;上過渡齒輪組位于上送料輥3下方,且具有同軸設置的第一上齒輪5和第二上齒輪8;下過渡齒輪組位于上送料輥3上方,并位于上過渡齒輪組下方,且具有同軸設置的第一下齒輪6和第二下齒輪10;第一上齒輪5、第二上齒輪8通過第一連桿7定軸連接,第一連桿7可轉動設置在上送料輥3送料端,第二上齒輪8、第二下齒輪10相互嚙合;固定支架11與機架12相連,且固定支架11上設有第二連桿9,該第二連桿9能夠繞固定支架11轉動且與第二上齒輪8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上送料輥3垂直升降時帶動第一連桿7繞上送料輥3中心擺動,同時帶動第二上齒輪8通過連桿9繞固定支架11的中心擺動,第二上齒輪8的中心位置隨上送料輥3的升降而變動,這樣才保證了上送料輥3升降時第一上齒輪5和第二上齒輪8,第二上齒輪8和第二下齒輪10以及第一下齒輪6和第二下齒輪10的中心距始終不變,從而保證了上、下輥的同步運轉。?
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所屬領域人員應當能夠參照本發明的具體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動或等同替換應該屬于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7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