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巷道表面收斂的精確測量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5616.9 | 申請日: | 2012-01-10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8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發明(設計)人: | 張農;張念超;司文;謝軍鋒;趙一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G01B5/30 | 分類號: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巷道 表面 收斂 精確 測量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巷道表面的方法,尤其是可以有效提高測量精度的一種巷道表面收斂的精確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觀測巷道表面收斂,是觀測煤礦、金屬礦和隧道及其它地下空間在開挖后巷道周圍巖體壓力顯現規律的最基本方法。巷道表面收斂穩定值可以確定巷道開挖時,額外開挖多少才能保證巷道正常斷面使用要求;巷道表面收斂速度可以動態反應巷道圍巖裂隙發育情況,確定巷道圍巖最佳注漿時機。
現行的巷道表面收斂觀測法,主要是“十字斷面法”,用鋼卷尺、測桿或者塔尺,配合測線及重錘,直接測量巷道左幫OA、巷道右幫OB、巷道頂板量OC和巷道OD的值,然后利用(OA+OB)得到巷道兩幫移近量,(OC+OD)得到巷道頂底板移近量。但是在實際施工時,由于ABCD四個測點不可能絕對施工在同一個巷道斷面中,加上測量時巷道中風力及測線之間相互摩擦力的影響,導致每次測量時,測量的基準點——“十字”中心O點很難在同一個位置,這樣,測量基準點的變動導致巷道左/右幫移近量和頂/底板移近量的數值十分不準確,對科研精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次,若是觀測巷道高度較高,巷道頂板下沉量OC,利用現行的觀測工具,很難進行觀測,對現場科研人員來說費時費力;再就是每次觀測時都要攜帶重錘,塔尺及測桿,這些器具外出測量時不方便攜帶,極大影響了科研工作的激情和積極性。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測量方法不易設置基準點且測量不準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巷道表面收斂的精確測量方法,該方法不但簡單易學,易于操作,而且不需要攜帶重量很大的重錘、塔尺和測桿;本測量方法其基準點選自設置的測站穩定基點,避免了其它觀測法中人為設置的基準點,大大提高觀測精度。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巷道表面收斂的精確測量方法的測量步驟為:
(一)在要觀測的巷道內,選取一個巷道表面收斂觀測斷面,在該巷道斷面內,于巷道頂板中心C點處,巷道底板中心D點處,巷道左幫腰線A點處及巷道右幫腰線B點處,安設木楔或者短錨桿,作為巷道表面收斂測站;
(二)巷道表面收斂測線栓系固定于巷道頂板中心測站C處,測量時,測線依次穿過兩幫測站A點和測站B點,最后固定在巷道底板測站D點處,此過程測線要拉直繃緊;
(三)某一次測量角α和角β的值、測線AB長度及底板測站D點到測線AB的距離OD,并記錄;
(四)測量完成后,收起測線纏繞于測站A點或者測站B點處,防止掛斷;
(五)數據處理如下,觀測N天后,利用第N天、、、、和的值對應減去前面第(三)步第K天觀測的該六個物理量的值即可求得N-K的間隔時間,巷道兩幫移近量,巷道頂底板移近量,巷道左幫移近量,巷道右幫移近量,巷道頂板下沉量及巷道底鼓量;
(六)巷道兩幫移近速度為,巷道頂底板移近速度為,巷道左幫移近速度為,巷道右幫移近速度為,巷道頂板下沉速度為及巷道底鼓速度為。
所述的巷道1可以為任意斷面形狀的巷道,巷道1表面收斂測線2為直徑不大于5mm的無彈性柔軟線繩。
所述的巷道1的測站A點、測站B點、測站C點和測站D點應盡量在巷道1同一垂直斷面內。測量時需要觀測的天數N>K。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方法不但簡單易學,易于操作,而且不需要攜帶重量很大的重錘、塔尺和測桿;本測量方法其基準點選自設置的測站穩定基點,避免了其它觀測法中人為設置的基準點,大大提高觀測精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1中,1.巷道斷面,2.測線,3.巷道頂板,4.巷道底板,5.巷道左幫,6.巷道右幫。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該巷道表面收斂的精確測量方法的測量步驟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6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