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焦慮抑郁障礙的藥物及其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314.1 | 申請日: | 2012-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4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董耀榮;翁嘉灝;趙穎;吳美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71 | 分類號: | A61K36/71;A61K36/718;A61P25/22;A61P25/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麗 |
| 地址: | 20007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焦慮 抑郁 障礙 藥物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焦慮抑郁障礙的藥物及其應用,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焦慮抑郁障礙(anxiety?and?depressive?disorder)已成為我國的常見病。焦慮障礙指一種以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及緊張不安為主的焦慮癥,病人終日惶惶不安,顧慮自己的工作、健康,擔心親人的安危、唯恐不測,并常伴有軀體不適感;抑郁障礙是指一種悲觀和失落感,對事件反應遲鈍,注意力下降,表情遲滯,情感障礙。同時,焦慮抑郁障礙者98%都伴有失眠這一軀體癥狀,睡眠是焦慮抑郁障礙中較為重要的表現因子。
目前,西醫對于焦慮抑郁障礙的病因病機尚無完全定論,在其發病機理上,西醫認為中樞神經系統生化功能異常與之密切相關,并主要涉及NE、5-HT等神經遞質,除此之外,還認為焦慮障礙可能與苯二氮卓類受體等有關。中醫沒有與焦慮抑郁障礙相對應的疾病名稱,實質上焦慮抑郁障礙屬于中醫心病的范疇,與中醫中的“郁癥”、“不寐”、“心悸”、“怔忡”等相似。目前中醫對焦慮抑郁障礙的病因病機研究主要分為兩方面,即實證與虛證。實證主要有:憂思過度,氣機不暢,肝氣郁久化熱,擾亂心神;氣郁則津凝為痰,痰氣交阻,心神失養;情志憂郁,肝失疏泄,有余之氣日久化火,煉液成痰,氣、痰、熱、結蒙蔽心神;憂思氣結,氣滯血瘀,久之化熱生火,循經上擾,則心神不寧。除肝氣郁結外,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也可擾動心神導致焦慮。虛證主要有:憂思過度,可致心脾兩虛、心失所養,暗耗陰血,心肝陰血虧虛,肝失調達或肝陽偏亢,則魂無以藏,神無所附;肝血虧虛則膽氣亦虛,決斷失職;情志不遂?憂思無度,心之氣血耗傷,可致膽氣虧虛;若損及陰精,心、膽、肝、腎均可受累。陰不制陽,虛火擾動,使神志失常。
研究還發現,焦慮抑郁障礙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例如,20世紀90年代上海市綜合醫院門診患者心理障礙的發生率為10%~20%,住院病人20%~50%,其中心血管病40%~50%,主要是焦慮障礙和抑郁障礙;在有抑郁和焦慮障礙的人群中,高血壓的發生率增加兩倍,卒中、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險增加6倍,死亡率增加兩倍以上。綜合分析,抑郁致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機制至少包括三方面:第一,引起高類固醇皮質激素血癥(腎上腺皮質對皮質激素釋放因子的反應加劇);第二,導致血小板功能受損,包括血小板反應度增加,血小板物質的釋放。這兩種機制的結合構成了抑郁癥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生理機制的基礎。第三,抑郁癥患者心率變異度降低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患心律失常者增多。焦慮癥與冠心病也密切相關,有研究者認為焦慮癥患者心率變異度降低,反映植物神經張力的病理性改變。這種改變導致交感性刺激增加(從而導致心律失常和猝死),或是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導致心性死亡。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可引起由植物神經介導的心臟壓力感受性反射功能失調而導致猝死。
從焦慮抑郁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發病機制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兩者的相同點在于與植物神經功能密切相關。兩者導致心臟功能的改變都是由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所引發。理論上,加減治療焦慮抑郁癥治則可以是先給予養心安神,后舒肝理氣。用養心安神方法改善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改善患者心血管相關癥狀及睡眠癥狀,從而治療焦慮抑郁障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中醫醫院,未經上海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3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