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變立輥側壓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5138.1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1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仁其;朱蔚林;陳琪;幸利軍;何曉明;孫業中;廖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28 | 分類號: | B21B37/28;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信專利商標事務所 31228 | 代理人: | 楊丹莉 |
| 地址: | 2019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變 立輥側壓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鋼軋制控制裝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熱軋帶鋼側壓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帶鋼在熱軋過程中需要采用立輥在帶鋼寬度方向上進行側壓。目前采用的立輥主要有三種,即如圖1所示的平輥、如圖2所示的孔型輥和如圖3所示的錐形輥。其中,平輥的兩輥工作面均為平行的,這樣的輥面形狀不適合軋制大側壓量的鋼坯,軋制過程中往往產生鋼坯傾斜現象,造成失穩和寬度失控。孔型立輥的工作面上、下均有凸臺,該類軋輥解決了有利于軋制穩定,但只有在板坯厚度與孔形高度相匹配時才有效果,不適合生產不同厚度規格的鋼坯,此外孔型立輥容易在帶鋼產生表面劃傷。錐形輥輥身上部為圓錐形,下部為凸臺,軋制時由于錐度的存在會給鋼坯向下的分力從而使鋼坯壓在凸臺上,能夠實現穩定軋制,但容易造成鋼坯下表面的劃傷。此外,在使用小錐度立輥進行側壓的過程中,有時會形成梯形斷面,梯形斷面的上邊在經過水平軋機軋制后,形成了留在帶鋼上表面的黑條狀缺陷,因此在一般生產過程中,并不使用小錐度立輥。但在軋制硅鋼時,側壓量較大的帶鋼容易發生單側向上移動,造成了帶鋼寬度的超差,而小錐度型立輥能有效的防止此類現象發生,此時使用小錐度立輥又是有利的。由上可見,在熱軋生產過程中,立輥側壓要同時滿足各種帶鋼的生產要求,同時還要滿足穩定軋制、寬度調節與可控,并保證軋件的表面質量是非常困難的。
公開號為CN201086095,公開日為2008年7月16日,名稱為“帶側壓裝置的立輥軋機”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立輥軋機,其在軋機牌坊上設置有寬度控制裝置,寬度控制裝置包括長行程側壓液壓缸、側壓球面墊和立輥滑架,長行程側壓液壓缸安裝在軋機牌坊內,長行程側壓液壓缸的調整端通過側壓球面墊固定在立輥滑架上,立輥滑架安裝在立輥上。
公開號為CN2813135,公開日為2006年9月6日,名稱為“新型軋鋼機立輥”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涉及一種立輥,其主要由輥身、與輥身連接的凸臺、凸臺的外緣組成,其特征在于凸臺的外緣為圓角,凸臺與輥身連接處為圓弧狀,凸臺的表面與外緣的圓角形成流線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可變立輥側壓裝置,該可變立輥側壓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兩立輥之間輥縫的形狀,從而實現針對不同的軋制對象采用同一套立輥側壓裝置來實現不同的輥縫形態的目的。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變立輥側壓方法,采用該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靈活調節立輥的位置,從而形成不同的輥縫形態,以適應不同產品的側壓要求。
基于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變立輥側壓裝置,其包括一對對稱設置的立輥,此外還包括:
兩個上側壓液壓缸,其分別與所述兩立輥的上部對應連接,所述各上側壓液壓缸的進給方向與軋制中心線平行;
兩個下側壓液壓缸,其分別與所述兩立輥的下部對應連接,所述各下側壓液壓缸的進給方向與軋制中心線平行;
四個位置傳感器,分別對應設于各上側壓液壓缸內和各下側壓液壓缸內;
一控制裝置,其與所述各上側壓液壓缸和各下側壓液壓缸分別連接,控制各上側壓液壓缸和各下側壓液壓缸的移動,以實現所述兩立輥之間輥縫的打開和閉合;所述控制裝置還與各位置傳感器分別連接,接收各位置傳感器輸送的各上側壓液壓缸和各下側壓液壓缸的位置信號。
優選地,所述可變立輥側壓裝置還包括:兩回拉液壓缸,其分別設于所述兩立輥的外側,并分別與兩立輥的中部連接,以驅動兩立輥在沿著軋制中心線的方向上反向運動;所述兩回拉液壓缸還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接收控制裝置發送的控制信號。無論控制裝置控制上側壓液壓缸和下側壓液壓缸帶動兩立輥閉合輥縫(即相向運動)還是打開輥縫(即相反運動),兩回拉油缸均是反向運動,即朝著輥縫打開的方向進給,目的是在各側壓液壓缸移動的過程中,確保各側壓液壓缸與立輥軸承座之間無間隙。
在上述可變立輥側壓裝置中,所述立輥為平輥或錐形輥。
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變立輥側壓方法,針對不同的軋制對象:所述控制裝置控制上側壓液壓缸與下側壓液壓缸進給同樣的距離,以使兩立輥之間的輥縫呈一矩形;所述控制裝置控制上側壓液壓缸的進給距離大于下側壓液壓缸的進給距離,以使兩立輥之間的輥縫呈一梯形;所述控制裝置控制上側壓液壓缸的進給距離小于下側壓液壓缸的進給距離,以使兩立輥之間的輥縫呈一倒梯形。
本發明所述的可變立輥側壓裝置及方法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其可以采用一套立輥側壓裝置實現不同的、可變的輥縫形狀,從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軋制產品和軋制情況進行適應性調節,無需進行換輥操作,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5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