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QI確定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4973.3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46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汪玲;蔣一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劉松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qi 確定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尤其涉及一種CQI確定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中的資源調度和鏈路自適應技術(主要包括自適應調制編碼和MIMO模式切換)完全由eNB(基站)控制。在上行鏈路中,eNB通過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參考測量符號)測量得到鏈路質量信息SINR(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值,然后根據SINR來為UE(User?Equipment,用戶設備)選擇合適的資源,調制編碼方式和傳輸模式;下行鏈路中,首先在UE側獲得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質量指示信息),并由UE反饋回eNB,然后eNB根據反饋的CQI值來為UE選擇合適的資源,調制編碼方式和傳輸模式。
通常,為了描述簡單起見,統一將上下行的信道質量用CQI來指示,其中上行CQI是指SRS測量得到的SINR值,下行CQI是指UE反饋得到的CQI等級。
在實際系統中,UE上報或eNB測量得到的CQI值存在較大的誤差,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計算子載波信噪比時采用的計算方式是而在實際應用時,則在低信噪比下,噪聲功率占主導作用,從而導致計算得到的CQI值明顯偏高;
二是UE上報的CQI與本身的解調性能不匹配,例如,雖然UE上報CQI=15,但此時UE若采用CQI=15會導致BLER(Block?Error?Ratio,塊誤碼率,誤塊率)很高,解調性能下降;
三是對于下行來說,eNB會對用戶上報的RI(秩)進行重構,有可能UE上報RI=2,而eNB則判定為RI=1,此時UE上報的PMI/CQI都是基于測量得到的RI=2來進行計算,因此eNB必須對UE上報的CQI進行修正。
由于鏈路自適應的性能與CQI值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CQI值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吞吐量。若eNB直接采用測量的CQI值作為調度的依據,此時基本無法滿足系統中業務的QoS需求,因此一定要對測量得到的CQI值進行修正,才能保證系統穩定的工作。
目前,進行CQI修正的方法是根據UE反饋得到的ACK/NACK信息對CQI進行修正。
在介紹CQI修正算法之前,先定義如下變量:
CQIin表示基站譯碼得到的CQI索引值;CQIout表示基站修正后得到的CQI索引值;CQIadd表示累計CQI索引調整量;Min和Max分別表示最小最大調整范圍;K和step為CQI修正調整參數,根據目標BLER值確定具體調整參數,例如BLER=10%時,令K=9,step=0.05。
當獲得新的CQI時,如圖1所示,進行CQI修正的方法包括:
步驟S101、初始化CQIadd=0;
步驟S102、判斷本次接收的ACK/NACK信息是否為初次傳輸;若為初次傳輸,執行步驟S103,否則結束CQI修正;
步驟S103、若通過CRC校驗判斷本次傳輸錯誤且CQIadd>Min,則將CQIadd向下調整K個步長,即CQIadd=CQIadd-K*step;若通過CRC校驗判斷本次傳輸正確且CQIadd<Max,則將CQIadd向上調整一個步長,即CQIadd=CQIadd+step;
步驟S104、限制調整的CQIadd范圍;若CQIadd>Max,則令CQIadd=Max;若CQIadd<Min,則令CQIadd=Min;
步驟S105、更新修正后的CQI輸出值:CQIout=CQIin+CQIadd。
此算法的物理意義是若反饋的NACK過多,則表明CQI估計偏高,向下調整CQI值;反之,則表明CQI估計偏低,向上調整CQI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9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氧氣頂吹煉鋼轉爐的氧槍傳動裝置
- 下一篇:非晶硅薄膜中間帶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