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太陽能電池和制造該太陽能電池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4842.5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3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辛明俊;金圣辰;鄭柱和;梁榮成;權泰瑛;李滿;郭桂榮;李圣恩 | 申請(專利權)人: | LG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31/0352 | 分類號: | H01L31/0352;H01L31/0224;H01L31/04;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呂俊剛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電池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和制造該太陽能電池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來,由于預計到諸如石油和煤炭的現(xiàn)有能源將耗盡,因此對于替代現(xiàn)有能源的另選能源的興趣正在增加。在另選能源當中,用于從太陽能產生電能的太陽能電池已經引起了特別的關注。
太陽能電池通常包括具有不同導電類型(例如p型和n型)并且形成p-n結的半導體部件;以及分別連接到不同導電類型的半導體部件的電極。
當光入射在太陽能電池上時,在半導體部件中產生電子空穴對。電子和空穴在p-n結的影響下分別移動到n型半導體部件和p型半導體部件。連接到n型半導體部件和p型半導體部件的電極分別收集電子和空穴。使用電線將電極彼此連接,從而獲得電力。
發(fā)明內容
在一方面,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其包括:第一導電類型的基板;與第一導電類型相反的第二導電類型的發(fā)射極區(qū)域,所述發(fā)射極區(qū)域位于所述基板處,所述發(fā)射極區(qū)域具有第一方塊電阻;第一重摻雜區(qū)域,所述第一重摻雜區(qū)域位于所述基板處,所述第一重摻雜區(qū)域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方塊電阻的第二方塊電阻;多個第一電極,所述多個第一電極位于所述基板上,與所述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至少一部分重疊,并且連接到所述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以及至少一個第二電極,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電極位于所述基板上并且連接到所述基板,其中所述第一重摻雜區(qū)域具有下述結構中的至少一種: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的結構;以及在相對于所述基板的側面的傾斜方向上延伸的結構。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彼此交叉并且可以形成多個交叉點。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在多個交叉點處彼此連接。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沿著多個交叉點延伸。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
第三方向可以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第三方向可以與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一個相同。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可以位于多個第一電極下面并且還可以包括沿著多個第一電極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三部分。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還可以包括在不同于第三方向的第四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
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重摻雜區(qū)域可以按第一格子形狀布置在基板處,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多個第一電極可以按第二格子形狀布置在基板上。第一格子形狀和第二格子形狀可以以預定角度錯開(stagger)或者可以在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中的至少一個方向上錯開預定距離。
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包括第一匯流條(bus?bar),其位于基板上并且連接到多個第一電極。
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包括第二重摻雜區(qū)域,其具有小于第二方塊電阻的第三方塊電阻,該第二重摻雜區(qū)域在基板處位于多個第一電極下面并且連接到多個第一電極。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彼此不交叉并且可以彼此不連接。
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包括第一匯流條,其位于基板上并且連接到多個第一電極。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還可以包括第三部分,其在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三部分可以通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交叉點并且可以連接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主分支,其位于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三部分上并且沿著第三部分延伸;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其位于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個上并且沿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延伸。一個第一電極的至少一個子分支可以與鄰近于該一個第一電極的另一第一電極分離。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主分支,其在與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三部分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其位于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個上并且沿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延伸。
多個第一電極中的每一個可以包括主分支,其位于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一個部分上并且沿著該一個部分延伸;以及至少一個子分支,其位于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另一部分上并且沿著該另一部分延伸。一個第一電極的至少一個子分支可以與鄰近于該一個第一電極的另一第一電極分離。
第一重摻雜區(qū)域的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中的至少兩個可以彼此不交叉并且可以彼此不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LG電子株式會社,未經LG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8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fā)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