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陰極活性材料及包含該活性材料的鋰二次電池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4417.6 | 申請日: | 2006-08-0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2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發明(設計)人: | 柳志憲;金旻修;玄晶銀;李在弼;李恩周;申榮埈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LG化學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4/131;H01M4/5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楊海榮;穆德駿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陰極 活性 材料 包含 二次 電池 | ||
1.一種用于鋰二次電池的陰極活性材料,其包含式I表示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與式II表示的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的混合物,其中該兩種氧化物中至少一種的平均粒徑大于15μm且不大于30μm:
Li1+xMn2O4????????????????(I)
Li1+yNi1/3Co1/3Mn1/3O2????(II)
其中
0≤x≤0.2;
0≤y≤0.1;且
其中鋰/錳尖晶石氧化物: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的混合比在10∶90至90∶10(w/w)的范圍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式I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的平均粒徑大于15μm且不大于30μ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式I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與式II的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分別具有大于15μm且不大于30μm的平均粒徑。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氧化物是大量氧化物單元的聚集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式I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的氧化物單元具有0.2至10μm的粒徑。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氧化物單元具有的表面積為0.1至1.0m2/g。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該混合比在10∶90至70∶30的范圍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該鋰/錳尖晶石氧化物為式III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其中一部分錳(Mn)被其他金屬元素所取代:
Li1+xMn2-zMzO4????(III)
其中
M是氧化值為2或3的金屬;
0≤x≤0.2;且
0<z≤0.2。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式III中的M是鋁(Al)、鎂(Mg)、或此二者。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陰極活性材料,其中z的值在0.01至0.2的范圍內。
11.一種用于鋰二次電池的陰極活性材料,其包含式I表示的鋰/錳尖晶石氧化物與式II表示的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的混合物,其中該兩種氧化物中至少一種的平均粒徑大于15μm且不大于30μm:
Li1+xMn2-zMzO4????????????(I)
Li1+yNi0.4Mn0.4Co0.2O2????(II)
其中
M是氧化值為2或3的金屬;
0≤x≤0.2;
0≤y≤0.1;且
0<z≤0.2;
其中鋰/錳尖晶石氧化物:鋰/鎳/鈷/錳復合氧化物的混合比在10∶90至90∶10(w/w)的范圍內。
12.一種鋰二次電池,其包含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的陰極活性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LG化學,未經株式會社LG化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41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正壓燃爆裝置
- 下一篇:鋼結構吊裝滑移軌道裝置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