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4395.3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29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召江;鄭晨陽;蔣江;黃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9/00 | 分類號: | B63B9/00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專利事務所 32219 | 代理人: | 陸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抓力 不平衡 設計 | ||
1.一種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1)確定錨鏈筒偏移角度;?(2)?確定錨鏈筒下端出口中心坐標點及錨鏈筒與垂直面的夾角;(3)?錨臺面板的設計;?(4)?錨臺面板相關的角度設計;?(5)?錨臺圍板的設計;?(6)?錨臺內部構件的設計;?(7)錨唇的設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所述的確定錨鏈筒偏移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先繪制錨鏈筒(5)平面投影圖,確定甲板面的定位點;
(2)根據錨操作圖上尺寸,初步確定錨鏈筒最下端的出口(1)坐標,并投影到平面圖上;
(3)以錨機中心線(2)為基準,將錨鏈筒中心線(3)向船中旋轉,當錨機中心線交至出口處錨鏈筒直徑的約四分之一處即可,此時錨鏈筒中心線與錨機中心線所形成的角度,也就是我們所需偏移的角度a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所述的確定錨鏈筒下端出口中心坐標點及錨鏈筒與甲板垂直面的夾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借助錨操作圖提供的部分數據,繪制錨鏈筒中心線的剖面圖;
(2)根據剖面圖,找出船首外板最突出部分(7),并在船體形線上生成此高度的水線外形(11),將此線形投影至圖1中,檢查錨距突出外板的最近距離是否滿足要求,通常情況,錨的最邊緣距外板的垂直距離需大于800mm以上,才能確保在收放錨時,晃動過程中的錨不會碰到外板;
(3)如錨最邊緣距外板距離L1(12)滿足要求,則可進行下一步工作,如尺寸小于規范要求,可以修改錨鏈筒下端中心點的位置,將其向舷外延伸,加大錨臺,然后重新測量計算;如尺寸大于規范要求,就必須修改錨鏈筒在甲板上的定位點位置,即把錨鏈筒上端中心點向舷外延著錨機中心線的方向偏移,如所設計的船舶甲板空間不足,無法偏移,則保持錨鏈筒中心點不變,修改錨鏈筒與甲板垂直面的夾角a2(9),此角度有一定的范圍,不可改動過大,否則會影響錨的收放效果,每次修改后均需重新測量中心點至最突出外殼的距離,修改到尺寸滿足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同時注意重新檢查錨鏈筒中心線偏移角度是否在范圍之內;一般情況下,錨鏈筒下端出口中心坐標點及錨鏈筒與甲板垂直面的夾角,在錨操作圖上均有顯示,但必須要經過檢測后才能作為最終設計依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所述的錨臺面板的設計,其特征在于:一般情況下,錨臺面板的外型近似一個橢圓型,中間根據錨鏈筒在面板處的截面開設橢圓形內孔,并根據橢圓形內孔的長短軸在錨臺面板上繪制一個相交的垂直中心線(14),此垂直線也同樣作為錨臺面板的假定垂直中心線,且在垂直中心線兩側的面板外形基本對稱,錨收好后的最終狀態也就是延著此中心線方向,其中心點也就是錨鏈筒下端出口處的中心點(15);錨臺面板的外形大小,需根據錨的大小確定,一般情況,錨收到位后,錨抓約有1/2長超出面板邊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抓力不平衡錨的錨臺設計,所述的錨臺面板相關的角度設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
?(1)錨臺面板的旋轉角度
錨臺面板旋轉過程中,會使錨臺面板的垂直中心線(14)與錨鏈筒中心線(1)之間形成一個夾角,此角度我們稱之為錨臺面板的旋轉角度a3(16),一般將錨臺面板錨臺旋轉的角度均放置在35~40度之間,如在做木制拉錨試驗時感覺效果不佳,角度則需略作調整;
(2)?錨臺面板垂直中心線方向,錨臺面板與錨鏈筒的夾角
指面板延著垂直中心線處與錨鏈筒之間的角度,此角度可以根據錨抓打開的角度與錨唇的角度來計算,?AC-14不平衡錨的錨抓中心線與錨桿中心線的夾角為35±1度,但在計算錨臺面板的安裝夾角時,不能直接使用此角度,要大致估計錨最終狀態時與錨唇接觸的位置,然后確定錨抓與錨桿間的實際角度;錨唇的角度通常在8~10度范圍內,所以面板與錨鏈筒的夾角a5(19)通常設計在50至55度之間;?
(3)水線面方向,錨臺面板與錨鏈筒的夾角
確定上述兩個角度后,可計算得到面板與錨鏈筒中心線在水線面形成的夾角a6(21),面板向船尾方向傾斜,角度一般在60~65度之間,此項主要作為檢驗,避免設計角度方向或尺寸誤差太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新世紀造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39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攝像設備
- 下一篇:控制或偵測工作周期的電路、工作周期調整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