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炭氈連續浸膠的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4369.0 | 申請日: | 2012-01-09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609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李細旭;崔金;蔣建純;肖志英;姚勇剛;羅中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D06B3/10 | 分類號: | D06B3/10;D06B23/0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長沙星耀專利事務所 43205 | 代理人: | 寧星耀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連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浸膠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炭氈連續浸膠的裝置。
背景技術
炭氈是由炭纖維組成的氈狀炭質材料。炭氈既具有一般塊狀炭素材料的耐高溫、耐腐蝕、不熔融等特性,又具有纖維狀炭的柔軟、有彈性、體積密度小、導熱系數小等性能,是一種極好的保溫隔熱材料。目前,炭氈被廣泛應用于真空或非氧化氣氛的高溫爐、高溫感應爐和真空鍍膜爐等。
普通軟炭氈的厚度為8~10mm,為了使炭氈達到要求的保溫層厚度,必須將8~10mm的炭氈裁剪包裹數層。為了提高炭氈的使用性能,需要將軟炭氈按照要求制備成固化炭氈零件。在固化炭氈制備過程中,浸膠質量對產品性能影響很大,如浸膠的均勻性及浸膠量直接影響炭氈的機械物理性能,尤其影響到固化炭氈的層間結合強度。
目前,固化炭氈制備過程大多采用手工涂刷浸膠,手工操作常常會導致膠水在炭氈表面局部聚集,滲入炭氈內部少,炭氈各區域滲膠量也很不均勻。這樣導致產品在后續工序中易產生分層、變形、起皺等,極大的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對于同類產品,由于工人操作習慣及對產品要求的理解和認識不同,操作效果差距很大,產品質量難于穩定。同時,手工涂刷浸膠的生產效率低,膠水浪費嚴重,生產環境惡劣。因此,手工涂刷浸膠方式難以滿足產品大批量生產的要求,難以滿足市場對產品質量日益提高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現炭氈連續浸膠的機械化及自動化,提高浸膠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的用于炭氈連續浸膠的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炭氈連續浸膠的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依次設有載料軸、進料輥軸、浸膠槽和出料輥軸,所述進料輥軸和出料輥軸之間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分別與進料輥軸和出料輥軸相連,所述浸膠槽的兩端內側分別設有浸膠輥軸支架,所述浸膠輥軸支架上設有浸膠輥軸,所述出料輥軸下方設有傾斜放置的導流板,并與浸膠槽相連。
進一步,所述載料軸上設有兩個擋料環。
進一步,所述進料輥軸和出料輥軸均由兩組四根輥軸構成,上下兩根輥軸為一組,每組兩根輥軸的大小和長度相同,每組輥軸的下輥軸與傳動裝置相連。
進一步,所述出料輥軸的兩端分別設有止流槽。
進一步,所述浸膠槽上設有排膠口。
進一步,所述浸膠輥軸支架上設有浸膠槽提手。
進一步,所述傳動裝置采用鏈輪鏈條傳動方式。
進一步,所述浸膠輥軸安裝在浸膠輥軸支架的U型槽內,并通過銷釘進行固定。
進一步,所述導流板的兩側設有折彎邊,所述導流板與浸膠槽接觸的一端為弧形。
進一步,所述驅動電機為無級調速驅動電機。
利用本發明進行炭氈浸膠,具有以下優點:(1)實現炭氈連續浸膠,且實現機械化及自動化,能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浸膠生產效率;(2)在炭氈浸膠過程中,炭氈的運行速度穩定及出料輥軸所受的擠壓力穩定可調,可保證氈體各部分的浸膠量相同,進而可減少后續工序中因浸膠不均勻而產生的質量問題;(3)炭氈浸膠后,由于受到出料輥軸的擠壓作用,可加速膠液在炭氈中的擴散速率,便于膠液在短時間內浸透炭氈,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4)由于設備所需傳動功率較小,因而對預處理的炭氈無機械損傷;(5)制造成本低,處理效果好,設備操作和維護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浸膠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導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和圖2,本實施例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載料軸2、進料輥軸4、浸膠槽5和出料輥軸7,所述進料輥軸4和出料輥軸7之間設有無極調速驅動電機9,所述無極調速驅動電機9通過傳動裝置分別與進料輥軸4和出料輥軸7相連,所述浸膠槽5的兩端內側分別設有浸膠輥軸支架12,所述浸膠槽5上設有排膠口13,所述浸膠輥軸支架12上設有浸膠輥軸6和浸膠槽提手11,所述出料輥軸7下方設有傾斜的導流板8,并與浸膠槽5相連。
所述載料軸2通過一對半圓形卡槽與機架1相連,便于安裝和拆卸;所述載料軸2上設有兩個擋料環3,所述擋料環3間的距離根據炭氈寬度進行調節。
所述進料輥軸4和出料輥軸7均由兩組四根輥軸構成,上下兩根輥軸為一組,每組兩根輥軸的大小和長度相同,上下輥軸之間的距離根據炭氈的厚度及壓緊程度進行調節,每組輥軸的下輥軸與傳動裝置相連實現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43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