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3869.2 | 申請日: | 201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8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鄧紅衛;周科平;胡普侖;楊念哥;高峰;翟建波;張亞明;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6 | 分類號: | E21C41/16;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鄧建輝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頂板 再造 中深孔落礦 嗣后 充填 采礦 | ||
1.一種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
(1)將礦體劃分為中段,中間留沿走向的連續礦柱,再通過沿傾向的盤區間柱把礦體劃分為盤區,盤區內沿走向布置若干采場;
(2)在沿走向的連續礦柱底板位置布置鏟運機主進路,通過聯絡道溝通各采場,并在礦體一端與斜坡道溝通;在沿傾向的盤區間柱底板位置布置鏟運機分支進路,作為溝通各中段的通道;在盤區上端頂板位置布置充填平巷,盤區上端底板位置布置切割平巷,盤區下端頂板位置布置上分層回采平巷;
(3)盤區整體上分為上下兩層兩步驟回采,先采上分層礦體,廢石膠結充填形成人工再造頂板,人工再造頂板形成后,下分層礦體采用高效率的中深孔大量落礦,鏟運機出礦,經采場溜井下放至采區運輸平巷,井下電機車裝車運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續礦柱和盤區間柱的結構尺寸為12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盤區沿走向長100m,包括一條連續礦柱12m,沿傾向長80m,包括一條盤區間柱12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上下兩分層礦體厚度分別為3m和9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上分層礦體采用進路法回采,進路規格4m×3m,炮孔深度3m,光面爆破,中心孔錐形掏槽,隔一采一充一。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下分層礦體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落礦,采場規格11m×9m,炮孔排距1.5-2.0m,一次爆破2-3排,回采步距5m左右,隔一采一充一,后退式回采。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井下移動充填設備加壓泵送砂石膠結充填材料構筑人工再造頂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充填構筑人工再造頂板時,初期采用灰砂體積比1∶4的砂石膠結充填,后期采用灰砂體積比1∶8的砂石膠結充填。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充填構筑人工再造頂板時,先在進路底板鋪一層30mm厚的碎礦石,然后在進路底板鋪設直徑10mm的橫向和縱向鋼筋,間距均為1.2m,縱橫鋼筋交接點用鐵絲搭結,用金屬網代替,并用掛筋懸吊在頂板錨桿處。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頂板再造中深孔落礦嗣后充填采礦法,其特征在于:在回采完兩邊已充填的進路時,充填前先在充填體適當位置打水平眼,而后插入錨桿或鋼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8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安全溶藥注射器針頭
- 下一篇:一種脫硫廢渣復合膠凝材料及其制得的砂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