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血液在曲面體容器內連續(xù)離心分離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3593.8 | 申請日: | 2012-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1475B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經(jīng)建中;鄭佳敏;劉繼純;唐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衛(wèi)醫(y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02 | 分類號: | A61M1/02;A61M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周濤 |
| 地址: | 201799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液 曲面 容器 連續(xù) 離心 分離 方法 | ||
1.一種血液在曲面體容器內連續(xù)離心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體容器內設有分離腔隙,該曲面體容器繞旋轉軸高速旋轉,利用離心力將注入至所述分離腔隙內的血液按密度大小分離出不同成分;所述分離腔隙為包括有外壁和內壁的曲面體,該分離腔隙的外壁曲面在垂直于旋轉軸的平面上投影的曲線以極坐標表示如下:
其中,極坐標的極點O為旋轉軸與所述平面的交點,極坐標的極軸L為極點到曲線起始端方向的射線,極坐標角度的正方向為順時針方向,r為曲線上任意一點的極徑,R為曲線最遠端的極徑,θ1為曲線起始端的極角,其值為極坐標系的0度,θ2為曲線與血漿分離因素臨界半徑Fr交點的極角,血漿分離因素臨界半徑Fr為轉速確定時單位時間內血漿分離所需最小離心半徑,θ3為一個極角,其值為θ2的1.5~3.5倍,θ4為曲線最遠端的極角;在所述的分離腔隙內,[θ1,θ2)是血漿區(qū),[θ2,θ3)是混沌區(qū),[θ3,θ4]是血球區(qū),曲線系數(shù)是指曲線上任一點的極徑相對于極角的變化率,b1為血漿區(qū)的所述曲線系數(shù),b2為混沌區(qū)的所述曲線系數(shù),b3為血球區(qū)的所述曲線系數(shù);所述分離容器的旋轉方向與分離腔隙的展開方向相反,所述分離腔隙的展開方向是指:在所述曲線的血漿區(qū)內,有任意兩點p和q,其極角分別為θp和θq,對應的極徑分別為rp和rq,且θ1≤θp<θq<θ2,同時rp<rq,點p沿著曲線軌跡運動到點q的方向為曲線展開方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血液在曲面體容器內連續(xù)離心分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的連續(xù)離心分離過程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高速旋轉所述的曲面體容器,置于分離腔隙內的分離軟袋隨之高速旋轉,該分離軟袋的前部、中部、后部分別設有一個輸送液體的軟管;
第二步,將血液通過位于分離軟袋中部的軟管注入到分離軟袋內,待全血充滿分離軟袋空間后,分離軟袋與分離腔隙緊密貼合形成與分離腔隙相接近的內部分離空間,血液在分離軟袋內受離心力持續(xù)作用下各種成分逐漸分段分區(qū),血漿逐漸聚集在分離軟袋前部而形成一個血漿區(qū),包含血球在內的有形成分逐漸聚集在分離軟袋后部而形成一個血球區(qū),而分離軟袋的中部由于全血的持續(xù)輸入形成一個混沌區(qū);
第三步,從設置在分離軟袋前部的軟管在血漿區(qū)抽出血漿,從設置在分離軟袋后部的軟管在血球區(qū)抽出包含血球在內的有形成分,同時從設置在分離軟袋中部的軟管持續(xù)輸入全血,通過控制輸入和抽出達到分離軟袋內容量的動態(tài)平衡,進而實現(xiàn)血液的連續(xù)離心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衛(wèi)醫(y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金衛(wèi)醫(y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59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負壓保護型潔凈工作臺
- 下一篇:盒和設有該盒的圖像形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