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列腺癌多基因診斷的納米金標記芯片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3492.0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8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清標;陳錫彬;鐘惟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鐘惟德;陳清標;陳錫彬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劉孟斌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列腺癌 多基因 診斷 納米 標記 芯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因芯片,尤其涉及前列腺癌多基因診斷的納米金標記芯片。
背景技術
納米金標記芯片具有簡單、快速、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價廉、樣品所需量少等優點,可以進行定性及半定量檢測。現在納米金標記芯片技術存在納米金與探針結合困難,納米金濃度及顯色條件難掌握,以納米金為標記物的免疫分析法及其它速測技術的開發過程需投入巨大的資金和較長時間。
近年來,我國男性前列腺癌(PCa)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已連續多年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其發病率超過肺癌,死亡率在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我國PCa的發病率雖然較低,但發現時多屬中晚期,在中國前列腺癌已經成為常見惡性腫瘤。對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有助于早期治療,提高生存率。
基因芯片技術具有高通量、高特異性等特點,在疾病診斷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納米金為球狀生物相容性物質,由惰性硅質組成,表層通常包被一層薄金,可以作為雜交探針應用于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研究,或者檢測癌癥等疾病的分子標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不足而提供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前列腺癌多基因診斷的納米金標記芯片,所述芯片包含: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表達差異明顯的11個基因、前列腺癌細胞株RNA、納米金標寡核苷酸探針,所述11個基因為IGF1、P27、AR、PSMA、KLK3、PCNA、Ki-67、KLK1、KLK2、TMPRSS2和SREBF2。
IGF1是由前列腺基質細胞產生并對雄激素的刺激具有反應并通過旁分泌的形式促進前列腺上皮細胞的增殖的生長因子。
P27是細胞周期素依賴激酶抑制劑家族中的一種,P27是一個公認的腫瘤抑制基因。
AR為雄激素受體。
PSMA是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
KLK1/KLK2/KLK3/TMPRSS2:同屬于人激肽釋放酶基因家族。
Ki-67蛋白是一個可靠而迅速地反映惡性腫瘤增生率的指標。
PCNA為非組織酸性核蛋白。
SREBF2基因編碼一種廣泛表達的轉錄因子,這種轉錄因子通過刺激固醇調節基因的轉錄來控制膽固醇的動態平衡。
較佳的,所述納米金標寡核苷酸探針的序列如下表:
較佳的,所述芯片為硝酸纖維素制成的芯片。
較佳的,所述芯片載體為氨基修飾的玻璃芯片。
較佳的,所述納米金標寡核苷酸探針長度為60-70個堿基。
較佳的,所述芯片的納米金濃度為0.25OD/ml。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納米金標記芯片在診斷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用途。
發明人采用目前已經技術成熟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法進行前期條件摸索,降低了實驗成本,通過對芯片技術中點樣液,預雜交,納米金濃度,銀染時間等多個條件進行了優化,完成了納米金標記芯片的研制,并用來對前列腺癌特異性基因進行驗證,從而創造出了本發明的技術。
發明人進行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診斷標記的研究》,利用國內外PCa和BPH相關基因研究成果,經充分的文獻調研,第一批預選了9個基因(KLK3/PSA、KLK2、KLK11、pim-1、hepsin、PSMA、AR、p27、IGF-1)作為研究對象,通過DNA微陣列技術和熒光定量PCR技術,對25例PCa和BPH臨床樣本的9個基因進行檢測。結果證明,這9個基因組合能明顯區分PCa和BPH。第二批預選了12個基因(trmp-2、RPS16、TMPRSS2、KLK11、Ki-67、PCNA、HER2/ERBB2、MYC、NFKBIA、SREBF2、PSMA/FOLH1、GSTP1),并組合為6組表達比值,通過熒光定量PCR技術,對2例前列腺癌細胞株、12例前列腺癌樣本和12例前列腺增生樣本的12個基因的6組表達比值進行檢測。結果表明TMPRSS2/KLK11、Ki-67/PCNA比值可作為檢測基因的核心組合。第三批運用DNA微陣列技術對31個前列腺癌相關基因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旁組織中的表達進行分析,發現KLK2、TMPRSS2、PSMA和RPS16的表達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存在差異。綜合前期的實驗結果,發明人篩選的11個基因(IGF1、AR、PSMA、KLK3、PCNA、KLK1、Ki-67、KLK2、TMPRSS2、SREBF2、P27)可作為區分PCa和BPH的診斷生物標記物核心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鐘惟德;陳清標;陳錫彬,未經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鐘惟德;陳清標;陳錫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4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