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乳香的治療中風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3150.9 | 申請日: | 2012-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1911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鑫頡;賈振華;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481 | 分類號: | A61K36/481;A61P9/1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藥物組合物 乳香 中風病 中風 純中藥制劑 氣虛血瘀型 當歸 發明藥物 益氣活血 祛瘀通絡 黃芪 地龍 沒藥 治療 試驗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中風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劑。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是由當歸、黃芪、乳香、沒藥、地龍制成的純中藥制劑,通過試驗證明該藥物組合物具有益氣活血、祛瘀通絡功效,適用于中風病特別是氣虛血瘀型的中風患者。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乳香的治療中風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劑,屬藥物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祖國醫學對中風病的認識具有悠久的歷史,歷代醫家對中風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諸方面都有豐富的記載,許多理論和方藥迄今仍在臨床廣泛應用,可謂臨床積淀豐富,治療手段多樣,療效確切。然而因著述頗多,且各醫家觀點不盡一致,加之中風病涉及多個臟腑,證候表現及變化亦頗為復雜,病機也各不相同,治療頗為棘手。因此如何利用現代科學研究手段,高水平、高效率地對中風病開展相關研究自然倍受關注。
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多從“內虛邪中”立論,認為中風是真氣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乘虛侵襲所致。唐宋以后,以“內風”立論,逐步形成 “風”“火”“痰”“氣”“瘀”“虛”的中風病因病機觀,其中,“風”包括外風等氣候變化因素和內生肝風兩個方面;“火”包括肝火、心火、氣郁化火等;“氣”包括氣郁、氣怒等七情情志因素;“痰”包括痰濕內生以及肥人多痰等;“瘀”包括血瘀和離經之血瘀阻于腦內等;“虛”包括氣虛和肝腎陰虛。完善了中風發病學說,是對中風病因學認識的一個質的飛躍。
現代中醫認為中風多由于或年老體衰,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氣血虧虛,或嗜好膏粱厚味及煙酒,使臟腑功能失調。若為肝腎陰虛之體,則陰不制陽,陽亢于上,陰虧于下,遇誘因觸動,如氣候變化、五志過極等,使肝陽暴張,內風動越,或風火夾痰內竄經絡;或氣血逆亂,上犯腦脈,清竅閉塞發為中風。若為氣血虧虛之體,或氣虛運血無力,血脈瘀滯,痹阻腦脈;或氣血虧虛,腦脈失養,血流不暢發為中風。若為痰濕內蘊之體,或痰濁內生,瘀血內停,因痰致瘀,痰瘀互結,上壅腦脈,內滯經脈,痹阻氣血;或痰濕內生,當肝風內動之時,痰濕借風陽上逆之勢,閉塞清竅;或痰濕蘊久化熱,痰熱互結,夾風陽上擾清竅,痹阻腦脈而發為中風。
總之,本病屬本虛標實之候,臟腑功能失調,肝腎陰虛,氣血虧虛為致病之本,風、火、痰、瘀為發病之標,兩者可互為因果,相互轉化。其病機轉化,決定于風、火、痰、瘀等病邪與人體正氣的盛衰,急性期邪氣鴟張,腦脈痹阻,若正氣不衰,借治療之機使熱清、風熄、痰化、瘀祛,則病情好轉而趨愈;若正氣先衰,邪氣過盛,竅閉不開,臟腑功能紊亂,氣血耗傷,元氣敗脫,則病情危重。恢復期,雖病邪大減,但正氣已傷,尤其是年老體弱、髓海空虛之人,氣血虧損未復,風、火、痰、瘀仍滯留經絡,而每見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語蹇澀、癡呆等證。
中風病的治療原則應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指導下,結合病程階段,發病季節等因素,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即強調整體化和個體化治療。所謂整體化治療,要求我們在認識中風病時,應著眼于整體,調節全身,注意合并癥的相互影響,而不單一地針對腦部病變,同時人與自然界也是統一的整體,所以也要因時制宜。此外,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因素不同,發病情況也各有所重,所以要辨證論治,因人而異,即個體化治療。如臨床見有肝風內動,又兼有經絡瘀滯,當急則治其標,先以平肝熄風為主,待內風平熄,繼以疏通經絡,終以補益肝腎之法收功。又如既有氣陰兩虛,又兼氣滯血瘀,腑實痰熱,治當急用通腑化痰之法,使腑氣通順,濁邪得降,再用補益、化瘀相兼治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中風病的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當歸637-961,黃芪796-1206,乳香529-805,沒藥530-801,地龍529-803。
優選為:
當歸961,黃芪796,乳香805,沒藥530,地龍803。
或者:
當歸637,黃芪1206,乳香529,沒藥801,地龍529。
或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15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風濕病的中藥
- 下一篇:紫蘇營養燕麥片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