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榛子葉片和花芽總RNA提取方法無效
申請號: | 201210003007.X | 申請日: | 2012-01-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248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25 |
發明(設計)人: | 孟曉慶;侯智霞;蘇淑釵;張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林業大學 |
主分類號: | C12N15/10 | 分類號: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任鳳華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榛子 葉片 花芽 rna 提取 方法 | ||
1.從植物組織中提取總RN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植物組織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維生素C混合后,再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所述植物組織、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維生素C的配比為0.2g∶0.01g∶0.01g;
2)將步驟1)得到的粉末加入到55-65℃的權利要求6所述提取液中,55-65℃保溫10min,得到樣品混合液;
3)對步驟2)得到的樣品混合液進行RNA的抽提和RNA的沉淀,得到總RNA;所述抽提為用氯仿/異戊醇進行的抽提;所述氯仿/異戊醇是由氯仿與異戊醇按照24∶1的體積比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仿/異戊醇在抽提體系中體積百分含量為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RNA的沉淀包括用LiCl對所述RNA進行沉淀的步驟;所述LiCl在沉淀體系中的終濃度為2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RNA的沉淀還包括用無水乙醇對所述RNA進行沉淀的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A的抽提和所述RNA的沉淀包括如下步驟:
a)向所述樣品混合液中加入等體積的所述氯仿/異戊醇,混勻,于4℃12000r/min離心10min,回收上清液;
b)向步驟a)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等體積的所述氯仿/異戊醇,混勻,于4℃,12000r/min離心10min,回收上清液;
c)向步驟b)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LiCl,使其終濃度為2M,混勻后于4℃放置過夜,于4℃12000r/min離心30min,得到RNA沉淀;
d)將步驟c)所得的RNA沉淀用75%乙醇清洗,得到總RNA的粗提物;
e)將步驟d)得到的總RNA的粗提物用SSTE緩沖液溶解,加入等體積的所述氯仿/異戊醇,混勻,于4℃,12000r/min離心10min,回收上清液;
f)向步驟e)得到的上清液中加入2倍體積預冷的無水乙醇,混勻,于-20℃放置2h,于4℃,12000r/min離心30min,得到RNA沉淀;
g)將步驟f)得到的RNA沉淀用75%乙醇洗兩次,再用無水乙醇洗一次,自然干燥,溶于100μl?DEPC水,得到所述總RNA。
6.從植物組織中提取總RNA的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的溶劑為水,溶質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Tris-Cl、乙二胺四乙酸、三鹽酸亞精胺、聚乙烯吡咯烷酮、氯化鈉、β-巰基乙醇;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3g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所述Tris-Cl的終濃度為100mM,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的終濃度為25mM,所述三鹽酸亞精胺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0.05g所述三鹽酸亞精胺,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所述提取液中的含量為每100ml所述提取液中含有3g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氯化鈉的終濃度為2M,所述β-巰基乙醇的終濃度為體積百分含量5%。
7.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權利要求6所述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組織為榛子組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方法或所述提取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組織為榛子的幼葉、雄花芽或成熟葉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林業大學,未經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300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