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938.8 | 申請日: | 2010-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0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漢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漢明 | 
| 主分類號: | H02K53/00 | 分類號: | H02K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動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日2010年6月19日,申請號201010205788.1,名稱“電動能循環式集束發動機”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的發動機,如電動機、燃油機、蒸汽機、水能機、風動機的轉軸都會外接傳動裝置,如齒輪箱等,一般的傳動裝置不僅結構復雜,造價高、體積大、功率小,而且很容易產生溫室效應,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會影響環境,不利于環保。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傳動裝置效率低的缺點,本發明采用杠桿原理,提供一種傳動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傳動裝置,機殼中置有輸入杠桿軌道室、中間杠桿軌道室和輸出杠桿軌道室連成一體,在每一間杠桿軌道室中,由一根縱向杠桿支撐軸把兩道相同的杠桿軌道并列橫向懸掛在軌道室中間,杠桿軌道的主動臂端與主動行星輪一端連接,主動行星輪的另一端與輸入軸撥叉連接,另一端杠桿軌道的被動臂與被動行星輪一端連接,被動行星輪的另一端與中間軸被動撥叉連接,再由中間軸同軸中的主動撥叉與中間主動行星輪一端連接,中間主動行星輪另一端又與中間軌道室中的中間杠桿軌道的主動臂軌道連接,另一端被動臂軌道又與中間被動行星輪一端連接,行星輪的另一端又與另一中間軸被動撥叉連接,中間軸同軸中主動撥叉又與輸出杠桿軌道室的輸出主動行星輪一端連接,輸出主動行星輪的另一端又與輸出杠桿軌道一端主動臂軌道連接,另一端的杠桿軌道被動臂又與輸出被動行星輪一端連接,輸出被動行星輪另一端與輸出軸撥叉連接。
優選杠桿軌道,由主動臂,被動臂,桿身和支撐軸孔組成,中段上下均勻設有一段水平面滑道,滑道長度與杠桿臂的工作擺程相等,軌道內側邊開有一個與行星輪在軌道中對位連接的標記孔。
優選在輸入軸、輸出軸上呈水平線的兩邊,有前后間隙距離各制有一個朝向相反的半圓形撥叉,并在中間傳動軸上兩邊置有兩個。
優選輸入軸前端有一段與聯軸套連接的六角軸,在中段軸體兩邊由左前、右后各置一個朝向相反的半圓形撥叉。
工作原理:當接通電源使電動機啟動旋轉,旋轉的力量經聯軸套傳給機體內輸入軸,并帶動兩邊的撥叉分別驅動兩個主動行星輪,使行星輪下端輪面繞輸入軸旋轉,上端輪面繞杠桿的主動臂橢圓形軌道旋轉,迫使杠桿以杠桿上的支撐軸在機體上的支撐為支點,分別使一個杠桿主動臂向上移動,另一個杠桿主動臂向下移動,并同時帶動杠桿的另一端的一個杠桿被動臂向下移動,另一個杠桿被動臂向上移動。與此同時,杠桿被動臂軌道推動被動行星輪旋轉并推動中間傳動軸上的被動撥叉再帶動同軸中的主動撥叉又推動中間主動行星輪,并迫使中間杠桿主動臂軌道又以杠桿支撐軸在機體上為支點擺,并同步帶動被動臂軌道,推動被動行星輪再推動中間傳動軸的被動撥叉帶動同軸中主動撥叉再推動中間主動行星輪又迫使輸出杠桿主動臂軌道重復前序的傳動過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采用杠桿的原理,可以實現既節能又環保,無排放、無噪音、體積小、結構簡單、造價成本低、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工作原理示意圖。
附圖中:1.電動機,2.輸入軸,3.輸入杠桿軌道室,4.中間杠桿軌道室,5.輸出杠桿軌道室,6.縱向杠桿支撐軸,7.縱向杠桿支撐軸,8.縱向杠桿支撐軸;9.杠桿軌道,10.杠桿軌道,11.主動行星輪,12.中間軸,13.輸出主動行星輪;14.輸出軸;16.中間軸;19.被動行星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漢明,未經李漢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9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吸排氣閥裝置
- 下一篇:半導體制造設備前端模塊的傳輸控制平臺化實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