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TE解速率匹配與HARQ合并的裝置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449.2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4129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4-11 |
| 發明(設計)人: | 胡劍鋒;張國松;李亞輝;莫勇;任江濤;吳齊發;唐相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長明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黃山***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te 速率 匹配 harq 合并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TE(Long?Term?Evolution?system,長期演進系統)解速率匹配與HARQ(Hybir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合并的裝置與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在通信技術領域由3G時代向4G時代的過渡過程中,LTE系統被廣泛的認為是準4G無線通信系統。在LTE系統中,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吞吐率,采用HARQ方式調整調制編碼速率,補償信道變化的影響。
HARQ方式具體是指將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糾錯碼)與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動重傳請求)結合的通信方式。發送端對數據進行糾錯編碼處理,接收端按照一定算法進行糾錯譯碼。譯碼成功反饋確認信息,否則反饋失敗信息。發送側根據反饋信息進行新的數據包傳輸(如果反饋為確認信息),或重傳失敗的數據包(如果反饋為失敗信息)。從而增加系統的可靠性,提高傳輸效率。
LTE系統中的速率匹配過程,主要包括子塊交織操作和重復打孔操作。其中,子塊交織操作是將傳輸過程中的連續錯誤分散化,提高譯碼的糾錯能力,打孔是將部分比特作為無效數據打掉,重復是通過在軟緩存器中循環取數來達到重復的效果,重復與打孔操作的目的是將編碼后的速率調整至空中接口的速率;解速率匹配過程則是速率匹配的逆過程,即包括子塊解交織和去重復打孔操作。
具體的,速率匹配過程為:發送側采用Turbo編碼的方式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1/3編碼,編碼輸出三路長度相等的序列,即一個系統位序列與兩個校驗位序列。編碼完成后對各路數據分別填充處理,并按行寫入的方式構成系統位矩陣VsR×32,校驗位矩陣VP1R×32與VP2R×32。
其中系統位矩陣、校驗位矩陣的列數固定為32,R表示系統位矩陣、校驗位矩陣的行數,由碼塊長度cbSize決定:
R=ceil{(cbSize+4)/32}????????????????????????????(4)
根據3GPP?TS?36.212協議第5章以及3GPP?TS?36.213協議第7章推算,碼塊分割時不會產生填充位,因此即使對于傳輸塊中的第一個碼塊,各個矩陣對應的填充比特數是相等的,且計算如下:
ND=32R-(cbSize+4)????????????????????????????????(5)
對于系統位矩陣VsR×32校驗位矩陣VP1R×32生成完成后,按照表1所示的列間交織方式生成相應的交織矩陣SR×32與P1R×32。對于校驗位矩陣VP2R×32,先對矩陣中的數據進行循環移1位,再按照表1所示的列間交織方式生成相應的交織矩陣P2R×32。交織完成后,根據給碼塊分配的承載比特數E,冗余版本號rv_idx以及碼塊對應的軟緩存器(soft?buffer)大小Ncb,打掉子塊交織中的填充位,并按列輸出速率匹配數據。其中,對于SR×32中的數據,直接輸出;對于P1R×32與P2R×32中的數據,交叉輸出。
表1?列間交織映射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4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