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鹽酸沙格雷酯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002380.3 | 申請日: | 2012-01-05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521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發明(設計)人: | 黃春玉;戴銀娣;邢蕓;薛斐;張慶曉;萬輝;姬曉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A61K9/16 | 分類號: | A61K9/16;A61K31/225;A61J3/06;A61J9/00;A61P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劉成群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酸 沙格雷酯緩釋微丸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制劑領域,涉及一種鹽酸沙格雷酯緩釋微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微丸一般是指直徑在0.5-1.5mm之間的球形或類球形制劑。微丸作為多單元型給藥系統,與傳統的單一劑量給藥系統如普通片劑相比,微丸特別是緩釋微丸具有如下優點:①進入體內后迅速分布于整個胃腸道,由于劑量均勻分散于單個微丸內,藥物與胃腸道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從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降低某些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②普通片劑的胃排空時間一般在120-640min,而微丸則為120-180min,因此該系統的藥物吸收受食物和個體差異的影響較小,吸收動力學重現性較好;③由于吸收動力學為許多小單元釋藥行為的總和,單個微丸的缺陷或破損不會影響整個制劑的釋放情況,可降低突釋的風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④可將不同釋藥特征的微丸組合成多單元系統以達到理想的釋藥速率,獲得預期血濃以達到療效(《現代藥劑學》,1998;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Multiparticulate?Drug?Delivery?Systems?for?Controlled?Release[J].Tropical?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2008,7(3);Multiparticulate?formulation?approach?to?colon?specific?drug?delivery:current?perspectives[J].J?Pharm?Pharm?Sci,2006.9(3))。
近幾十年來,雖然微丸的制備方法有很多,如包衣鍋制丸法、沸騰床或流化床制丸法、離心制丸法、熔融制丸法、振動噴霧制丸法、液中成球法等等,但是,擠出滾圓法由于其獨特的優點已成為微丸制備的主要加工技術(中國醫藥工業雜志,1998,29(8),Multiparticulate?Drug?Delivery?Systems?for?Controlled?Release[J].Tropical?Journal?of?Pharmaceutical?Research,2008,7(3);Multiparticulate?formulation?approach?to?colon?specific?drug?delivery:current?perspectives[J].J?Pharm?Pharm?Sci,2006.9(3))。
微丸的制備與普通片劑的濕法制粒法雖有諸多相似的方面,如配方主要有活性成分、賦形劑、潤濕劑組成,工藝主要有混合、制軟材,“緊握成團,輕壓即散”的軟材很容易壓制成片,但是,同樣狀況下,由于擠出過程困難、無法滾動成形等原因是微丸制備失敗,所以,適合于制備微丸活性成分必須具備擠出滾圓的特性或添加大量具備擠出滾圓的特性的賦形劑才能實現(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1,1(28))。
鹽酸沙格雷酯分子式C24H31NO6.HCl,分子量為465.98。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熔點145-149℃,pH在2.85-2.90,結構式。
鹽酸沙格雷酯略溶于水,微溶于無水乙醇和0.1mol的鹽酸,極微溶于丙酮。
鹽酸沙格雷酯藥理學作用主要包括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②抗血栓作用,③抑制血管收縮作用,④改善微循環作用。
CN?1903182A公開了“小型化鹽酸沙格雷酯經口給藥制劑”,該方法描述了一種鹽酸沙格雷酯含量40%以上的小型化鹽酸沙格雷酯快速度釋藥的口給藥制劑。
CN?101259112A公開了“鹽酸沙格雷酯單層滲透泵控釋制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描述了一種釋藥孔徑為0.1--2.0mm的滲透泵控釋制劑。
緩釋制劑通常是指1日服用兩次或1次的制劑。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主要是YUHAN生產的Anplag鹽酸沙格雷酯片(鹽酸沙格雷酯片,每日3次,每次1片,飯后口服)。
根據文獻報導,微丸制備工藝中擠出條形物在重力作用下或經切割斷裂成直徑為篩板孔徑2-3倍不規則短枝(破斷比)時,容易滾制成表面光滑的微丸(中國新藥雜志,2001.10(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陵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38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