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氧化鋁納米棒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02338.1 | 申請日: | 2012-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31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孟范成;黃偉九;楊惠;楊有利;劉丞;田中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F7/02 | 分類號: | C01F7/02;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5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氧化鋁 納米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氧化鋁納米棒的制備方法,屬于新材料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氧化鋁一維納米材料具有高彈性模量、高熱傳導性和獨特的光學性能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催化劑或催化劑載體、陶瓷材料、復合材料增強物、生物醫學材料和光學材料等領域,其包括γ、θ或α相。α-Al2O3一維納米材料常常作為增強相用來調控陶瓷、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從而提高材料力學性能。研究表明添加納米棒α-Al2O3增強相可以產生橋聯增韌效應,能有效提高韌性、抗彎強度等力學性能。α-Al2O3通常由其低溫相γ或θ發生高溫相變形成,該相變屬于重建式相變,其形成過程是由成核和晶粒生長兩個階段組成。α-Al2O3納米棒材料制備難度在于要同時對相變過程中的成核、生長兩個過程進行控制。在α相的形核過程中,中間相(γ或θ)細晶粒會相互聚集,并逐漸粗化到臨界尺寸(~30nm),形成α相形核粒子;生長過程是已經形成的α相形核粒子繼續相互聚集并粗化,形成α-Al2O3粒子。成核與生長過程常常導致晶粒長大,同時高溫煅燒也會促使相互接觸的納米顆粒形成燒結頸,出現團聚體;通常狀態下α-Al2O3理想結晶形貌為六方板狀或片狀,一維納米材料需要促進一維方向生長,同時又要抑制其在二維片狀方向的生長,因此獲得一維納米材料相對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氧化鋁納米棒的制備方法,該方法較以往之方法快速簡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工藝條件苛刻,工藝復雜,產量低,不易于產業化等缺點。
本發明的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的,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一定質量比的硝酸鋁、尿素、生物多糖和添加劑并混合,加適量去離子水攪拌研磨成膠態物質A,其中硝酸鋁、尿素、多糖質量占膠體物質A總質量的90%~95%,去離子水占A總重量的2~5%;添加劑質量占A總重量3~5%,硝酸鋁、尿素摩爾比為1:1~2,生物多糖添加質量占膠態物質A總質量的8~12%。
2)將步驟1)、所得的膠態物質A利用超聲波處理器進行超聲分散,分散時間為30~60min;
3)?將步驟2)、所得分散體在400~450℃點燃,燃燒得到灰黑色前驅體;
4)將研磨后的前驅體在1050~1080℃環境下退火0.5~1小時,洗滌干燥,獲得疏松的白色粉末狀產物,即得最到氧化鋁納米棒。所得氧化鋁納米棒為α相單晶,直徑為15nm~25nm,長度為80nm~140nm,長徑比為5~8。
所述干燥,其溫度為100~200℃。干燥時間為2~4h。
本發明采用生物多糖輔助低溫燃燒合成法并通過加入部分添加劑,實現了對氧化鋁形貌調控,降低了相變轉變溫度、避免高溫團聚,同時又有效調控了晶面生長方向,為α-Al2O3一維納米材料制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可溶性惰性鹽作為阻聚劑引入溶液燃燒合成中,降低相變轉變溫度并解決高溫條件下氧化鋁粉體團聚問題,生物多糖作為模板劑誘導、調控晶面生長方向。該方法較以往方法快速簡便、成本低廉,用于克服其他方法耗能高、原材料昂貴,不易于產業化等缺點,可得到分散性較好、形貌可控的氧化鋁納米棒材料。
本發明制備的氧化鋁納米棒可廣泛應用于納米陶瓷、復合材料增強物、生物醫學材料等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α-Al2O3樣品的X-ray衍射(XRD)譜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得氧化鋁納米棒形貌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清楚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稱取20g(0.1mol)九水硝酸鋁、4.8g(0.15mol)尿素和2.6g淀粉,1g氯化鈉,加1ml去離子水研磨成膠體;將所得膠體于450℃點燃,得灰黑色前驅體,然后將前驅體研磨至分散;研磨后的前驅體在1080℃條件下退火0.5小時,洗滌,150℃溫度干燥2h獲得氧化鋁納米棒。制備的氧化鋁納米棒為單晶,其直徑為15nm~25nm,長度為80nm?~140nm,長徑比為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23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