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流化體系可再生錳系高溫煤氣脫硫劑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00972.1 | 申請日: | 2012-0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17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6-27 |
| 發明(設計)人: | 梁斌;曾兵;蔣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K1/20 | 分類號: | C10K1/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流化 體系 再生 高溫 煤氣 脫硫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再生高溫煤氣脫硫劑及其制備方法,脫硫劑特征在于其可以應用于高達800C-900C的高溫煤氣脫硫,硫容高,機械強度好,可再生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高溫煤氣是指煤氣化得到的高溫煤氣,通常溫度在800°C?-900°C之間,硫含量在0-1%之間,高溫煤氣中主要含有CO、H2、CO2、H2S、N2等氣體。
3.根據權利要求1,脫硫是指脫除高溫煤氣中的H2S組分,脫硫劑的化學組成主要為錳、鋁為主的復合氧化物,利用脫硫劑與H2S反應生成硫化物的形式,將S固定在脫硫劑中,從而從煤氣中除去。
4.根據權利要求1,可再生是指脫硫劑與H2S反應后,生成了硫化態化合物,該硫化態化合物可以通過與空氣、水蒸氣、SO2等含氧氣體反應轉化為氧化態的化合物而得到再生,再生過程中釋放出的硫以SO2、H2S、S的形式回收并資源化利用,再生后的脫硫劑可以繼續用于煤氣脫硫。
5.根據權利要求1,脫硫劑的機械強度好是指脫硫劑能克服在高溫流化體系使用過程的粉化、破碎問題,脫硫劑粉化或破碎會嚴重影響脫硫劑的再生,還會引起脫硫劑的損耗和煤氣含塵量的增加,制約了高溫煤氣脫硫過程的穩定進行。
6.權利要求1中所述高溫煤氣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轉盤造粒機成型擬薄水鋁石作為高溫脫硫劑的載體,該法是將擬薄水鋁石置于轉盤造粒機中,添加鋁溶膠溶液作為粘結劑成型,然后經老化、干燥、煅燒等工序制得一定粒度的氧化鋁載體。
7.權利要求1中所述高溫煤氣脫硫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浸漬法制備均勻分散的錳鋁復合氧化物,具體步驟為采用權利6所述制備方法制備的氧化鋁作為載體、醋酸錳溶液作為浸漬液,通過多次浸漬得到不同錳含量的脫硫劑,經過干燥和煅燒等工序制備出具有高活性的可再生脫硫劑。
8.權利要求6中所述氧化鋁載體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轉盤造粒機成型,將擬薄水鋁石置于轉盤造粒機中,添加鋁溶膠溶液作為粘結劑,控制鋁溶膠溶液PH值2-4、重量百分數6%,加液量17%,圓盤傾角55°,停留時間4h,成型后的擬薄水鋁石小球經110℃干燥12h,850℃焙燒6h便制得平均強度180N/cm的氧化鋁載體小球。
9.權利要求7中所述脫硫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制備方法制備出的2mm氧化鋁載體小球,采用2mol/L的醋酸錳溶液浸漬,然后經120℃干燥12h,850℃焙燒6h,控制浸漬次數就可得到不同Mn含量的脫硫劑,同時Mn的負載量會引起脫硫劑強度和活性之間的交互作用,通過優化可確定最佳Mn負載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09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