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移栽機施肥攪拌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00193.1 | 申請日: | 2012-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3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桂榮;孫培和;王俊巖;王波;高傳軍;張奎用;李更新;李彥東;陳秀齋;溫亮;柴國棟;張永春;聶威;王一星;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桂榮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A01C1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500 山東省青州市經(jīng)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栽 施肥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nóng)業(yè)機械中的秧苗移栽裝置,確切的講是一種移栽機施肥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移栽機施肥,都是先把肥料顆粒通過施肥鴨嘴施放到移栽穴內(nèi),由于施肥集中在穴底,秧苗移栽后,容易造成“燒苗”,影響移栽的成活率,這種現(xiàn)象,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發(fā)明的設計人做了認真地研究,提出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移栽機施肥、移栽后容易造成“燒苗”的問題而提出來的。即提供一種移栽機施肥攪拌裝置。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種移栽機施肥攪拌裝置,具有機架(23)和行走裝置(16),機架與行走裝置之間通過動力傳輸軸(17)連接,在機架上設置有調整絲杠(3)以及連接板(1)和牽引連接架(4)以及肥料斗(2),肥料斗的下面通過下肥管(5)連通施肥鴨嘴(8),其特征在于在鴨嘴(8)的后面具有一個攪拌組件(9)。
本發(fā)明的有益的技術效果是:通過移栽機施肥鴨嘴施肥到穴位后,后面的攪拌裝置立即將肥料與穴內(nèi)的土壤攪拌混合,使得肥料均勻避免了肥料集中而造成的“燒苗”現(xiàn)象發(fā)生,從而確保了移栽秧苗的成活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正面示意視圖,附圖2是附圖1的俯視圖。附圖的序號:1、連接板,2、肥料斗,3、調整絲杠,4、牽引連接架,5、下肥管,6、下肥擋板,7、鴨嘴拉線,8、施肥鴨嘴,9、攪拌組件,10、下拐臂軸,11、下拐臂,12、大鏈輪,13、上拐臂軸,14、上拐臂,15、施肥攪拌連接件,16、行走裝置,17、動力傳輸軸,18、離合器,19、小鏈輪,20、大鏈輪一,21、變速軸,22、小鏈輪一,23、機架,24、大鏈輪二,25、小鏈輪二,26、過渡軸,27、28、29、小鏈輪,30、小鏈輪,31、圓錐齒輪副,32、凸輪,33、34、小鏈輪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中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和使用進行詳細說明。參照附圖,該種移栽機施肥攪拌裝置,具有機架(23)和行走裝置(16),機架與行走裝置之間通過動力傳輸軸(17)連接,動力傳輸軸上設置一離合器(18),在機架上設置有調整絲杠(3)以及連接板(1)和牽引連接架(4)以及肥料斗(2),肥料斗的下面通過下肥管(5)連通施肥鴨嘴(8),其特征在于在鴨嘴(8)的后面具有一個攪拌組件(9)。
所說的攪拌組件(9)的動力傳動是通過動力傳輸軸(17)上的大鏈輪一(20)通過小鏈輪一(22)傳動變速軸(21),帶動其上的大鏈輪二(24)傳動過渡軸(26)上的小鏈輪二(25),過渡軸上的小鏈輪(27)傳動下拐臂上的小鏈輪(28)和上拐臂軸(13)上的小鏈輪(29),通過與小鏈輪(29)同軸的小鏈輪三(33)傳動下拐臂軸上的小鏈輪(34)帶動大鏈輪(12)驅動小鏈輪(30)傳動攪拌組件(9)上端的圓錐齒輪副(31)。
所說的下拐臂軸(10)上的凸輪(32)與鴨嘴拉線(7)連接。
所說的攪拌組件(9)由攪拌軸和攪拌翅片構成。
施肥和攪拌同步進行,當施肥鴨嘴施肥以后,后面的攪拌組件在小齒輪組合驅動的上下拐臂的運動下,做一個向下的運動,同時,大鏈輪(12)帶動小鏈輪(30)轉動,從而驅動攪拌組件上部的圓錐齒輪副轉動,帶動攪拌組件的攪拌軸和攪拌翅片一起轉動,實現(xiàn)肥料與土壤之間的均勻攪拌、混合。繼續(xù)運動,攪拌組件在上下拐臂的帶動下,向上提起,跟隨整個裝置前行,并準備下一次施肥后的攪拌。由于,施肥和攪拌同步進行,所以,整個的施肥和攪拌過程穩(wěn)定,符合移栽機規(guī)范要求的各項技術指標。
根據(jù)具體的設計,所說的攪拌組件(9)和施肥鴨嘴(8)之間的軸心距離為200~800毫米。而上下拐臂的廻轉半經(jīng)設置為50~200毫米。以適應攪拌組件與施肥鴨嘴之間的距離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桂榮,未經(jīng)張桂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001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粉塵附著清潔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纜防水密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