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抗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180072403.1 | 申請日: | 2011-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83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村田高人;桐山賢司;山口純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F37/00 | 分類號: | H01F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楊光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概括來說涉及電抗器,更加特定來說,涉及用于搭載于車輛、對車輛驅動用的電壓進行升壓、降壓的轉換器(inverter)的電抗器。
背景技術
關于以往的電抗器,例如,在日本特開2006-351920號公報中,公開了以如下內容為目的的電抗器(專利文獻1):即使在芯子上設置了用于構成間隙的貫通孔的情況下,也不會給芯子的剛性帶來壞影響,并且解決發熱集中的問題。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電抗器中,構成間隙的多個貫通孔形成于卷繞線圈的I型塊狀芯子。
另外,在日本特開2010-103307號公報中,公開了以如下內容為目的的電抗器(專利文獻2):謀求絕緣部與磁性芯子的接合容易性,盡可能地降低電抗器工作時的接合面溫度,并且,在從絕緣部與磁性芯子的接合加工時到電抗器工作時的整個期間、謀求確保初始的磁路長度以及感應性能。在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電抗器中,多個磁性芯子經由絕緣部連接。絕緣部由非磁性的間隙板和設置于間隙板的兩側的非磁性的樹脂片構成。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3-51414號公報中,公開了以在樹脂模塑成形時、將樹脂模塑密封電磁設備的空隙保持為恒定為目的的電磁設備(專利文獻3)。在專利文獻3所公開的電磁設備中,在作為能夠分割的鐵芯的層疊電磁鋼板的外周的一部分,安裝有形成了多個絕緣突起的絕緣材。在絕緣材的外周,以嵌入多個絕緣突起之間的方式安裝有由螺旋卷繞的鋼板構成的線圈。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8-28313號公報中,公開了以通過充分傳導在線圈產生的熱量來提高從芯子向外殼等的散熱效果為目的的電抗器(專利文獻4)。在專利文獻4所公開的電抗器中,在環狀的芯子與設置于該芯子的外周上的線圈之間,設置有由金屬材料形成的線軸。在線軸的表面,設置有絕緣被膜層。
另外,在日本特開2002-217040號公報中,公開了以提高電抗器等靜電感應電氣設備中的鐵芯、特別是卷繞安裝線圈的鐵芯的冷卻效率,提供小型形狀的感應設備為目的的靜電感應電氣設備(專利文獻5)。在專利文獻5所公開的靜電感應電氣設備中,在外周卷繞有安裝線圈的鐵芯的兩外側面,設置有沿線圈的軸向具備多個散熱片的導熱板。
另外,在日本特開平11-288819號公報中,公開了以散熱效率非常高、維持同一性能且小型化為目的的變壓器以及電抗器(專利文獻6)。另外,在日本特開2009-33057號公報中,公開了以降低磁漏為目的的電抗器用芯子(專利文獻7)。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5192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0330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3-5141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8313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2-217040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平11-288819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開2009-3305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以不斷提升的節能/環境問題為背景,混合動力機動車(Hybrid?Vehicle)和/或電動機動車(Electric?Vehicle)大受矚目。例如,混合動力機動車,是除了以往的發動機之外,還以從直流電源供給電力的馬達為動力源的機動車。即,為如下的機動車:通過驅動發動機得到動力源,并且通過變換器將來自直流電源的直流電壓變換成交流電壓,通過該轉換后的交流電壓使馬達旋轉而得到動力源。
在混合動力機動車中,搭載有用于在直流電源以及變換器之間對直流電流進行升壓、降壓的轉換器。在轉換器中,使用了具備下述構件的電抗器:芯體,其具有設置間隙而配置的多個芯部;和線圈,其卷繞于芯體。在具備這樣的結構的電抗器中,若在芯部之間的間隙產生磁漏,則該磁漏在與線圈交鏈的部位產生渦電流,線圈局部發熱。在該情況下,線圈溫度上升,從而產生招致轉換器的性能下降的危險。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抑制線圈的溫度上升的電抗器。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根據本發明的電抗器具備:芯體,其具有設置間隙地配置的第1芯部以及第2芯部;線圈,其卷繞于芯體的外周上;以及第1間隔件,其插入于第1芯部與第2芯部之間的間隙。第1間隔件具有第1保持部,該第1保持部朝向線圈延伸設置,保持線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724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