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移動終端裝置、基站裝置和通信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180053556.1 | 申請日: | 2011-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2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永田聰;阿部哲士;大渡裕介;三木信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NTT都科摩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H04W16/32;H04W8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于小寧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 終端 裝置 基站 通信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移動終端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部,接收高層小區抑制發送的保護子幀和高層小區沒有抑制發送的非保護子幀混合存在的低層小區的無線幀;
測定部,由在所述保護子幀和所述非保護子幀中分別復用的參考信號,分別測定接收質量;
反饋信息削減部,計算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和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的差分值;以及
發送部,將由所述測定部測定的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和由所述反饋信息削減部計算的差分值通知給基站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反饋信息削減部計算的差分值小于閾值的情況下,所述發送部僅將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通知給基站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送部以長于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的周期反饋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終端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測定部對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和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分別獨立進行時間平均。
5.一種基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送部,發送高層小區抑制發送的保護子幀和高層小區沒有抑制發送的非保護子幀混合存在的低層小區的無線幀;
CSI-RS配置部,對所述保護子幀或所述非保護子幀以規定周期復用作為參考信號之一的CSI-RS;
CRS配置部,對構成所述低層小區的無線幀的各子幀復用作為參考信號之一的CRS;
接收部,接收從在低層小區內接收到所述無線幀的移動終端裝置反饋的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以及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和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的差分值這兩種接收質量信息;以及
用戶數據配置部,使用從所述移動終端裝置反饋的所述兩種接收質量信息,對該移動終端裝置分配無線資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裝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從所述移動終端裝置通知的保護子幀和非保護子幀的兩種接收質量,應用使用了分別獨立的外環控制的AMC(自適應調制和編碼)。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裝置,其特征在于,
對使用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的外環控制應用高速調制,對使用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的外環控制應用低速調制。
8.一種CSI反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高層小區抑制發送的保護子幀和高層小區沒有抑制發送的非保護子幀混合存在的低層小區的無線幀的步驟;
由對所述保護子幀和所述非保護子幀分別復用的參考信號,分別測定接收質量的步驟;
計算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和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的差分值的步驟;以及
將所述測定的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信息和所述計算的差分值通知給基站裝置的步驟。
9.一種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送高層小區抑制發送的保護子幀和高層小區沒有抑制發送的非保護子幀混合存在的低層小區的無線幀的步驟;
對所述保護子幀或所述非保護子幀以規定周期復用作為參考信號之一的CSI-RS的步驟;
對構成所述低層小區的無線幀的各子幀復用作為參考信號之一的CRS的步驟;
接收從在低層小區內接收到所述無線幀的移動終端裝置反饋的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以及所述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和所述非保護子幀的接收質量的差分值這兩種接收質量信息的步驟;以及
使用從所述移動終端裝置反饋的所述兩種接收質量信息、對該移動終端裝置分配無線資源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NTT都科摩,未經株式會社NTT都科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535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