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防篡改地傳輸控制數據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180038045.2 | 申請日: | 2011-07-22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3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發明(設計)人: | 賴納·法爾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篡改 傳輸 控制 數據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用于在通過網絡將控制數據從第一控制單元(SE1)傳輸到第二控制單元(SE2)時識別篡改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a)在發送方通過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為由所述第一控制單元(SE1)發送的控制數據(SD)生成(S1)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
(b)借助加密密鑰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為發送方生成的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計算(S2)加密校驗和(KPS);
(c)將發送方生成的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和所屬的由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計算的加密的所述校驗和(KPS)傳輸(S3)給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在接收方借助加密密鑰確認所述加密校驗和(KPS);
(d)在接收方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為由所述第二控制單元(SE2)所接收的控制數據(SD)生成(S4)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并且
(e)將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在接收方生成的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和連同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所確認的所述加密校驗和(KPS)一起被接收的、在發送方生成的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進行比較(S5),用于識別對所述傳輸的控制數據(SD)的篡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數據(SD)在具有包管理數據和有效數據的控制數據包中以不加密的方式傳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的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由至少一部分在控制數據包中或者在一定數量的控制數據包中包含的控制數據和/或包管理數據的哈希值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為每個控制數據包生成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其中,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具有:
所述控制數據包的所述包管理數據的哈希值,
所述控制數據包的所述有效數據的哈希值和
用于提供發送方生成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的時間點的時間標記。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數據(IPID)以有規律的時間間隔由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生成。
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數據(SD)通過無線的或者有線的傳輸網絡(2)實時地傳輸。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完整性校驗信息生成單元(IPEE)計算的所述加密校驗和(KPS)連同發送方生成的所述完整性信息數據(IPID)通過用于所述控制數據的所述傳輸網絡(2)或者通過單獨的通信連接從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傳輸到所述第二控制單元。
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在識別出由所述第一控制單元(SE1)向所述第二控制單元(SE2)傳輸所述控制數據(SD)時出現篡改的情況下生成警報信息,并且將所述警報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二控制單元(SE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單元(SE2)在接收到所述警報信號后通過所述完整性校驗確認單元(IPVE)轉為安全運行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公司,未經西門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3804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旋風式分離裝置
- 下一篇:寬信道中沖突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