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了其的感光性元件、圖像顯示裝置的分隔壁的形成方法、圖像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和圖像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180020927.6 | 申請日: | 2011-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9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真弓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F7/032 | 分類號: | G03F7/032;G03F7/004;G03F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金鮮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光性 樹脂 組合 使用 元件 圖像 顯示裝置 隔壁 形成 方法 制造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使用了其的感光性元件、圖像顯示裝置的分隔壁的形成方法、圖像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和圖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如紙那樣薄、可自由地手持搬運并且可顯示文字、圖像的圖像顯示裝置(PLD:Paper?Like?Display)引起了關注。該圖像顯示裝置具有作為通常的印刷物的紙的長處即可視性、便攜性,進而,由于可將信息轉換成電子化方式,因此從環境、成本方面考慮也在嘗試作為紙的替代品的實用化。
作為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技術,設計過通過電泳等使顆粒移動的類型、液晶型、電化學型等各種各樣的類型(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特別是作為使顆粒移動的類型,正在研究微囊型電泳方式、微杯(microcup)型電泳方式、電子粉流體方式、調色劑顯示方式等方式。在這些方式中,在透明電極間封入作為顯示介質的白和黑的顆粒并且施加電場,使這些顆粒電移動而形成白/黑圖像從而顯示。另外,作為圖像顯示裝置的驅動方式,存在有有源驅動和無源驅動,也在進行圖像顯示裝置用的背面技術(面板電路)的研究。
在上述顆粒移動類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情況下,需要用于如上述那樣封入白/黑的顆粒的分隔壁。作為該分隔壁的形成方法,提出了模具轉印法、絲網印刷法、噴砂法、光刻法、加法等(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中,使用感光性樹脂組合物、通過照射活性光線而可高效形成高精細的圖案的光刻法受到人們的注目。
最近亦存在有圖像顯示裝置的柔性化的研究、通過向白/黑圖像顯示中組合濾色器而實現全顏色顯示這樣的報告例(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2)。
在進行圖像顯示裝置的柔性化時,電極基板的彎曲性是必需的。以往,用作透明電極的ITO(氧化銦錫)由于缺乏彎曲性,因此近年正在進行著IZO(氧化銦鋅)、Ag線·墨(Agワイヤ·インク)、有機導電材料等ITO替代品的研究(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3)。作為柔性化的程度,從可折彎的程度到可小小地弄圓而減少攜帶時容積的程度為止,進行了各種研究。作為小小地弄圓的情況下的曲率半徑,一般可設想ITO電極基板的彎曲性極限即15~20mm左右,但是Ag線·墨、有機導電材料、以及其組合的情況下可將曲率半徑減小至5~15mm左右。
另外,在進行全顏色顯示時,為了在白/黑顯示的圖像顯示裝置中并用濾色器,必需提高各像素間的對比度。因此,需要用于阻斷各像素間的光的遮光層。單色顯示的情況下,也存在不使用濾色器,而是為了提高圖像顯示裝置的圖像的明度而不要求遮光性而要求透明性的情況。
使用了光刻法的圖像顯示裝置的分隔壁如以下那樣操作而形成。即,可使用一種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通過光刻技術將稱作黑矩陣(black?matrix)的遮光層層疊在基板上的工序,進一步在上述遮光層上涂布感光性樹脂組合物、或層疊感光性元件而形成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層的工序,對上述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層的規定部分照射活性光線而使曝光部進行光固化的工序,去除未曝光部而形成光固化物圖案的工序。這里,也存在省略被稱作黑矩陣的遮光層的情況。因此,對于用于形成圖像顯示裝置的分隔壁的感光性樹脂組合物,一般要求靈敏度、分辨率以及對基板的密接性。
另外,制造圖像顯示裝置的情況下,進一步包含向由上述工序獲得的光固化物圖案內填充顆粒等顯示介質的工序、將上述光固化物圖案進行熱處理的工序、貼附電極基板的工序等。由此,可獲得將感光性樹脂組合物層的固化物制成分割壁的圖像顯示裝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178881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鈴木明、“電子紙的最新動向2007(電子ペ一パ一的最新動向2007)”、平成19年10月10日、日本畫像學會會刊第46卷第5號:372-384(2007)
非專利文獻2:田沼逸夫、“使用了電子粉流體的柔性電子紙(電子粉流體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電子ペ一パ一)”、平成19年10月10日、日本畫像學會會刊第46卷第5號:396-400(2007)
非專利文獻3:根津禎、“向透明電極中導入新材料(透明電極に新材料を導入)”、平成21年8月10日、Nikkei?Electronics?59-65(2009)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化成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立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209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感測裝置的集成無源電路元件
- 下一篇:光纖分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