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對非極性聚合物成型件的表面進行改性的壓注方法以及適用該方法的多層箔無效
| 申請號: | 201180017003.0 | 申請日: | 2011-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42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9 |
| 發明(設計)人: | W·A·普羅布斯特;B·特拉伯 | 申請(專利權)人: | 諾萊克斯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32B7/02;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華偉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郭廣迅 |
| 地址: | 瑞士森***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極性 聚合物 成型 表面 進行 改性 方法 以及 適用 多層 | ||
本發明涉及用于對由非極性聚合物組分的成型件的表面進行改性的壓注方法(Spritzgussverfahren),適用于此方法的多層箔以及具有改性的表面的聚合物成型件。
聚丙烯和強化聚丙烯是價格低廉且常用的用于壓注零件的合成材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由于所述聚丙烯的非極性特性,在缺少預處理的情況下對壓注零件的繼續加工或精制是不可能的。在膠粘和涂裝時首先需要預處理,因為否則膠粘劑和漆料僅不充分地在表面保持粘附。
已知多種用于提高非極性表面、尤其是聚丙烯表面的表面張力的方法。
一方面可以通過放電、例如電暈-或等離子體放電對所述表面進行改性。例如文獻DE?3340381描述了如何可以利用電暈放電處理對聚丙烯的表面進行改性。
另一種可行方法在于,利用腐蝕性介質對所述表面進行活化。酸蝕、臭氧分解、氟化或利用溶劑進行的泡脹均屬此類。例如文獻CA?876666、US?5302418或US?5200274描述了多種處理。
此外,所述表面可以通過分散劑、聚合物和打底涂料(Primern)的涂覆被改性,例如像在文獻DE?10250067、EP?1190008、DE?10239762或EP1037717中所描述的。
其他的已知方法有對表面的焙燒或填充物的應用。
然而這些方法的巨大缺陷在于,在產品生產工序中需要額外的步驟。此外還需要額外的、部分需耗不菲的且昂貴的輔助設備。此外,利用酸和溶劑對表面的處理首先還對環境造成很高的負擔。
則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缺陷,以及尤其提供壓注方法,通過所述壓注方法可以利用盡可能少的方法步驟對由非極性聚合物組成的聚合物成型件的表面進行改變。所述目的是通過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實現的。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多層箔是由至少一個第一非極性層和一個具有至少一種與第一層不同的表面性質的第二層后壓注(hinterspritzt)而成。
箔的后壓注其本身是已知的技術,在所述技術中,首先將所述箔裝入壓注工具的空腔中或將其在壓注模型上拉緊。所述箔在空腔中被擠壓并且相應于空腔的形狀成型。隨后將聚合物注入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箔面向聚合物的一面與聚合物相結合。因此可以得到被箔覆蓋的成型件。目前主要是例如在“模內注射技術”(“inmold?injection”)(IMD)技術中對裝飾箔進行后壓注。
在根據本發明的方法中,具有至少一個非極性層和至少一個帶有至少一種與第一層不同的表面性質的第二層的多層箔被如此裝入壓注工具的空腔中,即所述第一非極性層面向空腔的內部空間,相較而言,第二層被置于空腔的內壁上。非極性聚合物則被注入所述模型的內部空間中。被注入的聚合物以及多層箔的第一非極性層在所述模型中按此順序進行接觸及結合。
所述多層箔的第二層具有至少一種與第一非極性層不同的表面性質。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層具有與第一非極性層不同的結構或顏色。然而優選地,所述第二層具有與第一非極性層不同的表面張力。在此處相當特別優選地,所述第二層具有極性性質。
材料和/或表面具有小于35mN/m的表面張力即可被理解為本申請意義上的非極性。材料和/或表面具有大于37mN/m的表面張力即可被理解為本申請意義上的極性。利用商業上通用的測試油墨對所述表面張力進行確定。按照標準DIN?53364指定了不同的測試組。另一種用于測量表面張力的可行方法是對所謂接觸角或浸潤角的測量。此處,對表面與水滴之間的角度進行測量。此處,示例性地,所述角度的測量是通過測角計進行的。
此處,所述第二層被如此選擇,從而使第二層適宜作為膠粘劑。示例性地,所述第二層可以被如此組成,從而使第二層可以在熱作用下或者通過溶劑被活化。這具有有益效果,即經過根據本發明的壓注方法制造而成的成型件可以被直接粘合,或者可以安裝裝飾元件或其它元件、例如鉤。供選擇地,所述組分還可以如此選擇,從而使所述第二層可以被物理活化,例如通過超聲波或高頻。還可選擇地,所述第二層還可以如此選擇,從而使其可以通過熱輸入被活化,例如通過紅外線輻射。
優選地,所述多層箔的第二層包括或由選自聚酰胺、共聚酰胺、聚酯、共聚酯、聚氨酯、嵌段聚醚酰胺、丙烯酸酯或聚碳酸酯或其混合物的極性聚合物組成。
特別優選地,所述第二層包括或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其與聚碳酸酯的共混物(ABS/PC)、聚酰胺(PA)或聚氨酯(TPU)組成。此處,ABS和ABS/PC尤其有利地適合于后續的電鍍,并且TPU示出了對漆料和染料良好的親附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諾萊克斯股份公司,未經諾萊克斯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1800170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